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科學家發現基因選擇性靜默 治療遺傳病有望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於1月6日在權威期刊《自然》(Nature)發表最新研究,指出細胞可以「選擇性靜默」來自單一親代的基因拷貝。這一發現挑戰了傳統遺傳學的認知,也為解釋某些攜帶致病基因卻無症狀的現象提供了新視角,並可能帶來遺傳疾病診斷與治療的革命性突破。
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遺傳學教科書教導我們,人體細胞(除精子與卵子外)均含有來自父母的兩套基因,且兩者對細胞功能的貢獻相等。然而,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發現,特定細胞能選擇性地靜默父系或母系基因的拷貝。研究團隊分析了免疫細胞,發現每 20 個基因中約有 1 個基因的父系或母系拷貝會被靜默。這說明我們的 DNA 運作方式比以往認知更具彈性與可塑性。
「在你的細胞中,每20個基因裡就有一個可能稍微偏向母親,或稍微偏向父親。」該研究負責人、哥倫比亞大學瓦格洛斯內外科學院(Vagelos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兒科免疫學教授博古諾維奇(Dusan Bogunovic)解釋。他進一步指出,這種現象不僅因細胞類型而異,還可能隨時間變化,例如在白血球與腎臟細胞間的差異。
這項研究為長久以來的醫學難題提供了解釋:為何攜帶致病基因的人,症狀輕重不一,甚至無症狀?「在許多遺傳疾病中,我們觀察到90%攜帶突變基因的人會發病,但10%完全沒有症狀。」博古諾維奇教授表示。研究顯示,致病基因在發病患者體內往往被活化,而在健康攜帶者體內則受到抑制。
國際研究團隊分析了多個患有免疫系統遺傳疾病的家庭,發現基因靜默現象可能是疾病嚴重程度差異的主因。博古諾維奇指出,這項研究首次以實驗證據證實了這一假設,並強調該現象可能解釋其他遺傳疾病中的廣泛變異性。
研究也暗示,基因靜默現象可能與週期性疾病(如紅斑性狼瘡)或環境誘發疾病相關,甚至可能牽涉癌症。研究人員建議,未來應將基因活性模式(轉錄體型態)納入遺傳疾病檢測範疇,以補充傳統基因型態的分析。
如果科學家能解開基因選擇性靜默的機制,未來或許可以藉由調控基因表現模式來治療遺傳疾病。「我們已在實驗室的細胞培養中成功抑制特定基因表現,未來有可能將遺傳疾病轉化為非疾病狀態,」博古諾維奇樂觀地表示,儘管這樣的治療尚需時日,但前景令人期待。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