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陳菊腎臟有腫瘤但無不適 醫:不少人健檢時發現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監察院長陳菊近日在高雄醫學大學中和紀念醫院做健康檢查時,發現右側腎臟有約3.5公分腫瘤,在21日手術切除,術後恢復良好。雖院方未說明細節,但陳鈺昕說明,腎臟的腫瘤可分為良性與惡性,且近年不少腎臟腫瘤是在例行性健康檢查時發現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永遠是維繫健康的最佳方法。
據報導,陳菊日前進行例行性健康檢查時,發現右側腎臟有約3.5公分腫瘤。雖未出現任何不適,醫療團隊仍建議進行早期介入治療。在12月21日接受手術治療後,第2天即可下床活動。
「恆昕泌尿科診所」院長陳鈺昕在臉書粉專「石•攝•性•也 泌尿科 陳鈺昕醫師」說明,聽到腎臟的腫瘤,多數人會直覺聯想到「癌症」。其實腎臟腫瘤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良性腫瘤多為:腎囊腫(俗稱腎臟水泡)、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嗜酸細胞瘤、腎乳突腺瘤。惡性腫瘤則為:腎臟癌、腎臟惡性肉瘤。
陳鈺昕說明,除了腎臟水泡、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有辦法藉由超音波/電腦斷層來做診斷之外,其他的腫瘤很難單靠影像學即區分良性或惡性。隨著國人對於自身保健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腎臟腫瘤是在例行性的健康檢查意外發現的。
最後陳鈺昕強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永遠都是維繫健康的最佳寶典。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