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20多歲女子旅非染瘧疾! 返國再發高燒確診惡性瘧

2024/12/26 11:49

疾管署今日公布國內今年首例境外移入之瘧疾個案。(資料照,記者林惠琴攝)

疾管署今日公布國內今年首例境外移入之瘧疾個案。(資料照,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疾病管制署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患者是一名20多歲的本國籍女性,今年11月前往非洲盧安達旅遊,但未服用瘧疾預防藥物,11月20日在杜拜當地醫院被診斷為瘧疾重症,經治療後病情暫穩,不過返國後在12月中旬再次出現發燒、寒顫和骨痛等症狀,經就醫確診為惡性瘧(又稱熱帶瘧)再發,所幸經治療後,目前病情穩定。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個案雖然在治療穩定後返台,但瘧疾復發並非罕見情況,過去也曾有類似案例,復發的可能原因包括治療未完成或出現抗藥性。她強調,民眾如計畫前往瘧疾流行地區,應至少提前一個月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取得預防性藥物並依照醫囑服用,此外,旅遊期間做好防蚊措施也不可忽視,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曾淑慧表示,今年截至12月24日,國內累計9例瘧疾病例,均為境外移入,病例數較過去五年同期增加,患者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感染來源以非洲國家為主,另有少數來自亞洲的緬甸及印度,其中惡性瘧占大宗,另有間日瘧及三日瘧感染,且已有1例死亡,近10年來,國內累計63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地區仍以非洲為主,顯示旅非人士需特別注意瘧疾風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2023年全球瘧疾病例達2.63億,死亡59.7萬人,其中94%病例及95%死亡集中於非洲,尤其奈及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四國疫情最為嚴峻。盧安達今年病例已超過51萬例,較去年同期顯著增加,而亞洲地區的印度今年病例累計逾20萬例。

疾管署提醒,全球瘧疾疫情仍未見緩解,瘧疾由帶有瘧原蟲的瘧蚊叮咬傳染,主要分為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及卵形瘧,其中以惡性瘧及間日瘧最常見。感染後通常在7至30天內出現症狀,早期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及肌肉痛,嚴重者可能引發休克、腦病變甚至死亡。間日瘧與卵形瘧更可能潛伏於肝臟多年後復發,需接受根除性治療以避免再發。呼籲民眾赴瘧疾流行地區前應做好防蚊措施,返國後若出現疑似症狀,應立刻就醫並告知旅遊史及服藥情況,供醫師診斷參考。

疾管署提醒,瘧疾由帶有瘧原蟲的瘧蚊叮咬傳染,主要分為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及卵形瘧,民眾赴瘧疾流行地區前應做好防蚊措施,返國後若出現疑似症狀,應立刻就醫並告知旅遊史及服藥情況,供醫師診斷參考。(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提醒,瘧疾由帶有瘧原蟲的瘧蚊叮咬傳染,主要分為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及卵形瘧,民眾赴瘧疾流行地區前應做好防蚊措施,返國後若出現疑似症狀,應立刻就醫並告知旅遊史及服藥情況,供醫師診斷參考。(疾管署提供)

疾病管制署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提醒民眾如計畫前往瘧疾流行地區,應至少提前一個月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做好防蚊措施。  (疾管署提供)

疾病管制署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提醒民眾如計畫前往瘧疾流行地區,應至少提前一個月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做好防蚊措施。 (疾管署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