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耳朵常見異物排行! 棉花棒棉絮排第2 「它」冠軍

2024/12/23 20:59

醫師提醒,耳朵有異物感時,千萬別傻傻拿鑷子、棉花棒或掏耳工具,試圖取出;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shutterstock)

醫師提醒,耳朵有異物感時,千萬別傻傻拿鑷子、棉花棒或掏耳工具,試圖取出;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shutterstoc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耳朵有異物時,總不自覺感到搔癢,順手挖個耳朵,小心害異物越跑越深!耳鼻喉科醫師柯仁弘分享臨床上常見耳朵異物,舉例來說,第2常見的是棉花棒的棉絮,其可能會因為品質較差、動作過猛而跑入耳道,久而久之形成小棉球;最常見的還是「昆蟲」。此時,千萬別傻傻拿鑷子、棉花棒或掏耳工具,試圖取出,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處理,以免誤傷耳道。

柯仁弘在臉書粉專「鬍子醫生診間生活」發文分享,最近有1則令人哭笑不得的新聞,美國有名女子因長期聽力不佳,求診後發現耳朵裡竟挖出狗毛!原來,她每天和愛犬同床共枕,狗狗習慣舔臉,使毛髮就順勢潛入耳朵裡。其實,臨床上,在病患耳朵中,也常常時不時挖到常見的怪東西,為此分享「耳朵異物」排行榜!

第1名—昆蟲:舉凡小飛蟲、蚊子或蟑螂等動物,喜歡趁晚上睡覺不關燈,尋著光、聽著呼吸聲就鑽進溫暖耳道取暖。

第2名—棉花棒殘留物:很多人喜歡用棉花棒清潔耳朵,但若是動作過猛或棉棒品質差,恐導致棉花頭卡在耳道裡,越掏越深,最後變成一團小棉球!

醫師提及,很多人喜歡用棉花棒清潔耳朵,但若是動作過猛或棉棒品質差,恐導致棉花頭卡在耳道裡,越掏越深,最後變成一團小棉球;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提及,很多人喜歡用棉花棒清潔耳朵,但若是動作過猛或棉棒品質差,恐導致棉花頭卡在耳道裡,越掏越深,最後變成一團小棉球;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第3名—小配件(耳環後扣、飾品碎片):愛美的女生偶爾睡覺忘記摘耳環,或是孩子拿耳飾玩耍時,不小心滑落耳內。

第4名—食物碎屑:尤其是小朋友,因為覺得耳朵是個「神奇的洞洞」,特別愛把花生、豆子、糖果塞進耳朵裡,一旦塞入可能越推越深。

耳朵有異物時,該如何處理?柯仁弘提醒,千萬別傻傻拿鑷子、棉花棒或掏耳工具,試圖取出,反而會弄越糟,甚至損傷耳膜。此外,當昆蟲進入耳朵時,不要忍、請盡快處理,因蟲蟲發出的振動聲可能讓人焦慮萬分,甚至嚴重時,還可能刮傷耳道。

醫師表示,愛美的女生偶爾睡覺忘記摘耳環,導致耳環後扣跑進耳朵;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表示,愛美的女生偶爾睡覺忘記摘耳環,導致耳環後扣跑進耳朵;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