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湯圓甜鹹都逃不過「它」 各種吃法一次看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昨(21)日為冬至,也許你家的湯圓還沒吃完?無論是鹹湯圓派或是甜湯圓派,都逃不過湯圓的外包裝「糯米」掌控。農糧署指出,糯米具有烹煮後軟黏特性,是製作湯圓的主要食材,又以外型圓短、質地軟黏的「圓糯米(稉糯)」為首選。此外,像澎湖有特色食物雞母狗、台南地區則有菜粿。
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分享,鹹湯圓的湯底,通常會加大葉茼蒿、福山萵苣、韭菜、香菇,甜湯圓則有紅豆、番薯、紫米(黑糯糙米)、薑片當班底,在冬至時節暖在你口、鹹甜在你心。從紅白小湯圓,鮮肉大湯圓、紅豆、芝麻、花生等各式餡料的甜湯圓,通通都是糯米。
農糧署表示,不只有配料滿滿的鹹湯圓和甜湯圓,各地也會應用糯米,製成各種特色的傳統米食。如澎湖會將糯米糰搭紅麴染色,捏成牛雞狗豬等形狀的雞母狗;台南地區則會包入高麗菜、香菇、鹹菜等炒熟內餡,蒸煮為菜粿(菜繭)放涼後食用。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