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冬至進補全攻略 學者教自製「健康版」湯圓

2024/12/21 18:19

洪泰雄表示,健康版本的湯圓,可使用全麥粉或加入地瓜、紫薯泥製作;示意圖。(資料照)

洪泰雄表示,健康版本的湯圓,可使用全麥粉或加入地瓜、紫薯泥製作;示意圖。(資料照)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今(21)是冬至,標誌著寒冷冬季的到來。營養學者洪泰雄分享冬至飲食原則,像是可以多吃羊肉、牛肉、生薑等溫熱食物,補充蔬果、全穀類食物避免腸胃負擔等。而冬至少不了的湯圓,可選擇用紅豆湯、桂圓湯或薑茶湯取代糖水,增加溫補效果;健康版本則可使用全麥粉或加入地瓜、紫薯泥製作。

洪泰雄於臉書發文分享,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在傳統習俗中,冬至是一個進補和保養身體的重要時節,適合選擇溫暖滋補的食物。以下是一些適合冬至的飲食方式和建議:

冬至食物健康版 包餛飩加蔬菜、用瘦肉

●湯圓:象徵團圓、和睦。

營養建議:適量食用甜湯圓,避免攝取過多糖分。可選擇用紅豆湯、桂圓湯或薑茶湯取代糖水,增加溫補效果。健康版湯圓可用全麥粉或加入地瓜、紫薯泥製作。

●餛飩、麵食:北方地區的習俗以吃餃子為主,意在禦寒。健康版餛飩或餃子可加入高纖蔬菜(如白菜、韭菜)和瘦肉,少用肥肉。

洪泰雄指出,可選擇用紅豆湯、桂圓湯或薑茶湯取代糖水,增加溫補效果;示意圖。(資料照)

洪泰雄指出,可選擇用紅豆湯、桂圓湯或薑茶湯取代糖水,增加溫補效果;示意圖。(資料照)

冬至溫補為主 多吃纖維不「腹」擔

洪泰雄指出,冬至養生應以溫補為主,冬至後天氣轉冷,飲食應注重保暖和補充能量。可補充溫熱食物如羊肉、牛肉、生薑、紅棗、桂圓;或是肉類的羊肉湯、雞湯,穀物類如紅豆、糯米,根莖類如胡蘿蔔、地瓜、蓮藕。

並可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避免進補過度而造成腸胃負擔像是蔬菜類如菠菜、芥菜、大白菜;水果類像是蘋果、梨、柚子(適量食用以潤燥);全穀類如糙米、燕麥、薏仁。

冬至好湯品 手腳冰冷喝十全大補湯

洪泰雄提到,冬至進補可以飲用4種湯品:「薑母雞湯」溫中散寒,適合寒性體質的人。加入當歸、紅棗、枸杞提升滋補效果;「羊肉爐」適合需要補氣血的人,但燥熱體質者需避免過量食用;「十全大補湯」補氣養血,適合體弱或冬季手腳冰冷的人;「白蘿蔔排骨湯」清潤不油膩,適合消化較弱的人。

洪泰雄提到,「十全大補湯」補氣養血,適合體弱或冬季手腳冰冷的人;示意圖。(資料照)

洪泰雄提到,「十全大補湯」補氣養血,適合體弱或冬季手腳冰冷的人;示意圖。(資料照)

寒、熱體質進補大不同

冬至是養生的好時機,飲食上宜溫暖、適量,結合養生原則和傳統美食,才能享受健康的節日氣氛。洪泰雄提醒,冬至進補應適量補充水分,喝足溫開水,避免冬季乾燥導致的皮膚問題或便秘;並要三餐均衡,注意攝取蛋白質(如魚、肉、豆類)、纖維和健康脂肪;並提到,冬至進補因人而異,寒性體質者適合薑湯、羊肉湯;熱性體質適合白蘿蔔湯、蓮藕湯。

冬至飲食4禁忌 湯圓、寒性食物得適量

●避免過於油膩或滋膩的食物:進補要適量,過多的動物性脂肪容易增加腸胃負擔。

●控制糖分攝取:避免甜湯圓、甜羹類過量。

●寒性食物適量:如海鮮、生冷瓜果,避免影響消化功能。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