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擺脫洗腎王國!健保擴大給付慢性藥物、多項癌藥 最快明年2月上路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健保署日前召開「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今(21日)公布會議結果,新增與擴增多項藥品給付,涵蓋最快在2025年的2月1日生效,健保預計增加挹注59.535億元,超過31萬人受惠,健保署長石崇良指出,此次針對慢性腎病、骨質疏鬆及癌症治療等領域的給付擴增,是最大亮點。
台灣洗腎率居全球第一,除了高血壓、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病老年人口增加外,洗腎患者年輕化也成趨勢。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洗腎人口接近10萬,每年健保花費超過500億元,是國內醫療開支最高的疾病。
石崇良說,此次健保針對SGLT-2抑制劑擴大給付,這款藥物原設計用於糖尿病控糖,在臨床試驗中發現可延緩腎臟病惡化,甚至降低心衰竭風險,因擴大給付給腎功能指數(eGFR)介於25%至60%的患者,預估可有效阻止病情惡化,避免更多人進入洗腎階段。
「不是只有拿藥,也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石崇良表示,此次健保擴大慢性腎病藥物給付設有條件,患者必須參與整合性照護計畫,因為治療效果最大化不是只靠吃藥,還需病人改變生活方式,像是調整飲食、運動並定期追蹤腎功能變化。因此患者必須加入「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或「末期腎臟病前期(Pre-ESRD)病人照護與衛教計畫」才能享有給付。這項政策預估將惠及15.3萬名慢性腎病患者,此外也納入慢性收縮性心衰竭藥物給付,預估可惠及1.6萬名病友,總年藥費預計達16億元。
癌症藥物方面,健保署擴充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O)給付,新增含durvalumab和tremelimumab的藥物,適用於肝癌、膽道癌等,預計惠及1938人,年費用約12.8億元。石崇良表示,肝癌可使用雙IO併用治療,與國際標準接軌,同時也將小細胞肺癌納入治療範圍,而惡性度高、治療選項少的膽道癌則首次納入IO治療,預期有助延長患者的存活期。
此外,乳癌藥物含trastuzumab deruxtecan,給付治療HER2乳癌,每年惠及1172人,每人可節省146萬元藥費,健保年挹注約15.88億元;大腸癌標靶藥物bevacizumab,擴增至第二線治療,預估惠及842人,健保挹注約2.02億元。
因應超高齡化社會,此次也將骨質疏鬆用藥也提前至初級預防,針對未骨折但具高危險因子的患者提供用藥,同時次級預防的適用範圍從原本的中軸骨擴大至周邊骨(如橈骨、肱骨)骨折患者,預估每年可嘉惠13.4萬名患者,健保挹注藥費約8.6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健保也首次突破給付原則,針對早產兒給付新生血管抑制劑。石崇良表示,雖然該藥未進行新生兒臨床實驗,不在藥品仿單適應症範圍內,但國際治療指引和國內兩大醫學會已認可對早產兒有效,因此健保根據臨床指引進行給付,雖然受益人數不多,卻是健保給付原則上的一大突破。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