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抗癌新招!益生菌直送藥物攻腫瘤 難治腸胃道癌創新療法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近日宣布,他們研發出一種能將免疫療法藥物直接遞送至腸道的益生菌。這項技術在小鼠實驗中成功縮小了腫瘤,為難以治療的腸胃道癌症開啟了新的治療途徑,也為其他腸道疾病的治療提供了可客製化的藥物遞送系統。
腸胃道癌症如胃癌、肝癌、食道癌、胰臟癌和大腸癌,占全球癌症病例的四分之一以上。每年約有 370 萬人因此喪生,患者人數更持續增加。由於腸胃道系統的構造複雜,影像檢測及組織取樣存在困難,導致早期診斷不易,病患多在晚期才被發現。現有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化療、放療與免疫療法等,但免疫療法因以靜脈注射為主,難以有效抵達腫瘤部位。
美國知名科技網站《物理學家組織》(PhysOrg)報導,研究的資深作者、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病理學與免疫學系教授丹塔斯博士(Gautam Dantas)指出,腸道惡劣環境會分解蛋白質類藥物,使其在到達腫瘤前失效。而益生菌,包含細菌與酵母菌,具備耐胃酸與消化酶的特性,為安全輸送藥物提供了可能。
研究團隊採用布拉迪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var. boulardii)這一常見的安全益生菌,將其改造為單細胞藥廠,生產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一種能重新啟動免疫系統攻擊腫瘤的抗癌藥物)。該益生菌除了能分泌藥物,其天然抗癌特性也在實驗中被證實能抑制某些癌細胞。
實驗中,小鼠分別接受益生菌藥物與靜脈注射免疫療法。結果顯示,服用益生菌的小鼠腫瘤數量顯著減少,療效優於靜脈注射組。研究團隊指出,這項技術未來有望應用於人體治療。
研究團隊已向華盛頓大學技術管理辦公室申請兩項專利,並開始探索該技術對抗其他腸胃道疾病的可能性。目前,他們正研究如何利用酵母菌針對困難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進行治療。此菌會引發腹瀉和結腸炎等症狀。研究團隊期望通過靶向細菌或其毒素的療法,取代傳統抗生素,避免破壞腸道內的有益菌群。
儘管益生菌藥物遞送系統在小鼠試驗中已展現突破性成果,其在人類中的適用性仍需進一步研究驗證。丹塔斯博士表示,希望未來這項技術能成為治療腸胃道癌症的利器,為患者提供更有效、安全的治療選擇。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期刊《細胞化學生物學》(Cell Chemical Biology)。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