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慎防孩子變巨嬰 專家:培養「為行為負責」思維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從小到大我們都道歉過,不論是小時候沒寫作業,或是長大後走路太快不慎撞到人,乃至於行車意外,都需要道歉。然不少人也經歷過「假道歉」:感覺對方道歉僅是為了息事寧人,毫無誠意。回想看看,是否曾聽過情侶吵架時,任一方脫口而出「都道歉了,還想怎樣?」、「說對不起了,還計較什麼?」;或是小時候挨了同學拳頭,老師要求自己原諒,自己卻感覺不到對方誠意的時候。
讓對方知道真心 有效道歉4元素
諮商心理師陳家維(瑪那熊)在粉專「瑪那熊諮商心理師」說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偶有因為一時衝動傷害他人的意外,但父母若給予「道歉就沒事了」的思維,反而是很危險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跳過重要的反思、同理歷程,而是因避免受罰用廉價言語敷衍搪塞。
陳家維提醒,「你可以選擇為自身行為負責、道歉;但對方也有選擇接受、不接受的權力。『我道歉,你就必須體諒且原諒我』這種自我中心的假道歉,實在大可不必。」
有效的道歉,包含幾個元素:
●瞭解自己行為,所造成的影響
●同理對方因此而有的負面感受
●看見行為不合適、可改進之處
●希望降低傷害、修復彼此關係
若孩子犯錯,身為父母的我們,瞭解來龍去脈、釐清責任後,不論當下是否立刻道歉,都需要帶著孩子練習:
●瞭解自己行為造成什麼影響
●同理對方可能有的負面感受
●討論行為不合適、可改進之處
●如何表達道歉,降低傷害並修復關係
比起處罰孩子培養孩子「為自己行為負責」與「尊重對方感受」,是避免未來成為巨嬰、公主王子的重要修煉。
孩子犯錯與其處罰 了解孩子動機更重要
然下方有不少網友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或小時候的經歷,例如有網友提到,自己幼時曾被不友善對待,且深感對方道歉時虛情假意,卻被老師強迫原諒。陳家維補充,從教養的角度出發,比起「要給多嚴厲的懲罰」,更該關注的是「瞭解孩子這麼做的原因」,例如他的情緒控管能力、人際習慣等,看後續如何協助。
陳家維說明,「幫孩子瞭解行為的後果,並練習修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前面提到,這是培養孩子「同理」、「負責」的關鍵時刻,也是讓孩子學習「如何道歉」的良好機會。
陳家維補充,道歉是向對方傳達「我看見自己做了什麼,並且我試著理解你的不舒服」後,希望能讓你「好過一些」,以彌補先前行為造成的影響、並希望修補彼此關係。簡單來說,真誠的道歉,出發點是「為了對方」。
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理解「接受道歉」、「原諒我們」是對方的一種選擇。「他接受道歉,是很好的事情,我們會覺得很感謝;若不願原諒,雖然感到遺憾,但也尊重他的選擇。」
但是瑪那熊強調,當道歉是為了大事化小、希望船過水無痕、避免受罰,或根本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只是被旁人逼得要道歉,這時很可能就會將「原諒我」視為一種對方該做的義務:「因為我道歉了,所以你就該接受」、「既然我認錯了,那麼你就得原諒」。
若各位曾接收過這種訊息,想必會深刻感受到,對方並非真心道歉吧。甚至還會覺得,對方根本不尊重你的感受與意願,有種「被強迫原諒」或「道德綁架」的違和感。不論是我們自己生活中,或是教導孩子時,都要特別留意這一點。
另外,針對「孩子做錯事 = 是個壞孩子 = 一定要受到嚴厲懲罰」的觀點,陳家維並不認同。他認為,對絕大多數孩子來說,大腦管控理性的前額葉尚未發育成熟,因情緒而起的衝動行為,本來就有可能出現(也不只兒童青少年,其實就連成人也會有)。比起單純宣洩式的嚴厲懲罰,「為什麼會受到這個懲罰(看見行為後果)」才是更重要的。
當孩子逐漸成長,會與愈來愈多人接觸互動,也往往有更多的人際議題。「我表達我的需求,但我尊重你的選擇」、「我展現我的道歉,但我尊重你的決定」這些是我們需協助孩子建立、基本但重要的心態與行為。這也是呼應阿德勒心理學的「客體分離」與「責任分離」,幫孩子擁有更健康的人際界線,以及更正向的人際關係。
最後瑪那熊總結:父母的教養,往往影響孩子許久,責任重大。雖然過程會有不少辛苦,但帶領孩子建立良好品格、擁有好的人際關係,會是我們送給孩子最棒的禮物!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