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雨天濕冷健康拉警報! 醫示警4大冬雨危機

2024/11/18 11:45

醫師表示,濕冷的下雨天氣,常見於秋冬季節。這時氣溫下降,空氣濕度升高,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對身體健康也帶來挑戰;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表示,濕冷的下雨天氣,常見於秋冬季節。這時氣溫下降,空氣濕度升高,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對身體健康也帶來挑戰;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陰雨綿綿影響生活,更影響健康!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氣溫下降,空氣濕度升高,容易加重關節疼痛、呼吸疾病、免疫下降,以及出現季節性情緒失調」(SAD)問題,建議透過注意日常細節,做好保暖與防潮工作,並調整身心狀態,保持健康與活力。

氣溫降濕度升高 影響慢性疾病患者健康

黃軒在臉書專頁「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分享,濕冷的下雨天氣,常見於秋冬季節。這時氣溫下降,空氣濕度升高,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對身體健康也帶來挑戰。尤其是有慢性疾病的人,如關節炎、心肺病、免疫系統失調者,甚至持續下雨還會引起心情不好的情況呢!

關節問題:濕冷天氣會加重關節疼痛,尤其是患有風濕性關節炎或骨關節炎的人群。由於濕度和氣壓變化,容易刺激神經末梢,導致疼痛加劇。

呼吸的問題:下雨天氣濕度較高,空氣中細菌和黴菌更易滋生,增加呼吸道感染風險。尤其對於有哮喘、過敏性鼻炎、抽菸或熬夜者,更容易病情惡化。

醫師指出,長期暴露於濕冷環境中,人體容易因溫度驟降,出現免疫力下降,增加感冒或流感發生率;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指出,長期暴露於濕冷環境中,人體容易因溫度驟降,出現免疫力下降,增加感冒或流感發生率;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免疫問題:長期暴露於濕冷環境中,人體容易因溫度驟降,出現免疫力下降,這會增加感冒或流感發生率。

情緒問題:陰雨連綿的天氣容易使有些人出現「季節性情緒失調」(SAD),使人感到壓抑、焦慮或疲憊。

學會6招 降低濕冷天氣對健康的影響

該如何面對濕冷天氣?黃軒教6招改善,包括:保持身體溫暖、防潮防濕、適當運動、飲食調理、預防呼吸道問題及情緒管理,有效降低濕冷天氣對健康的影響。

保持身體溫暖:穿著保暖衣物,如毛衣、圍巾及防水外套,避免身體受涼。在家時,可使用暖氣或電熱毯,保持室內溫暖,但使用時須注意安全。

防潮防濕:減少在潮濕環境中逗留,鞋襪濕了應立即更換,避免著涼或導致皮膚問題。同時,室內須保持通風,必要時使用除濕機,降低濕度。

醫師建議,在室內進行適度運動,如瑜伽或伸展操,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緩解濕冷帶來的不適;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醫師建議,在室內進行適度運動,如瑜伽或伸展操,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緩解濕冷帶來的不適;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適當運動:在室內進行適度運動,如瑜伽或伸展操,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緩解濕冷帶來的不適。避免在濕滑路面運動,以免跌倒。

飲食調理:可多吃一些溫性食物,如生薑茶、紅棗湯,有助於驅寒保暖。此外,補充維生素C以增強免疫力,減少感染風險。

預防呼吸道問題:外出時佩戴口罩,減少吸入冷空氣與細菌的機會,也別忘了清潔家中空氣過濾器,清潔完畢,才能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情緒管理:保持固定規律作息,充足睡眠能穩定情緒。另外,多與親朋好友交流,或進行讓自己感到放鬆的活動,如閱讀或聽音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