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慈濟「無語良師」故事 未來醫師上課前這樣表敬意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相信大家多少聽說過,就讀醫學院的學生們,多需要仰賴往生者的大體,作為研究或手術練習用;慈濟大學醫學院的師生們,稱他們為「無語良師」。但是無語良師們是如何進入醫學院,成為這些未來醫師的教師?特別是在華人傳統保留全部大體的觀念影響下,要家屬願意捐出大愛,並不容易。
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出版《大捨與大愛—慈濟模擬手術教學》一書,深談他們找到無語良師的契機,以及透過軟硬體增加大眾對無語良師的敬意。希望藉著本書瞭解無語良師的歷史,以及慈濟大學如何改革保存方式,選用冷凍技術幫助良師們維持完整,並且以最接近人體方式助醫學生做練習。
過去華人傳統觀念,加上校方與大眾的溝通不良,導致解剖教學一度發生困難。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主任曾國藩在《大捨與大愛—慈濟模擬手術教學》書中提到,慈濟的證嚴上人在東部創辦慈濟醫院與慈濟大學,培育在地學子成為未來醫護人員,使慈濟醫學院成為全台第10個跨入醫學教育之學校。
然創校後,解剖教學的示範用大體來源,是亟待克服的難題。直到有位女士主動向釋證嚴提議,在過世後將大體捐贈與校方。這啟發了證嚴法師推動遺體捐贈的構想,「在慈濟醫學教育的眼裡,遺體捐贈者不用聲音,而是用身體承擔同學的切割,是不說話的老師(silent teacher),捐贈者付出無所求的奉獻自己的身體給同學們學習是全體師生心中的利他榜樣(altruistic role model)及人生典範(mentor),合在一起,慈濟稱呼遺體捐贈者為無語良師(silent mentor)。」
曾國藩表示,學生在上課前須拜訪無語良師的家屬,了解其生前的事蹟,並寫下來張貼於走廊。隨後會邀請家屬到校,進行無語良師的啟用典禮,並在學期末復原他們的大體,在適當時間進行火化等典禮。
慈濟基金會創辦人釋證嚴表示,醫師和醫學生在解剖檯上與無語良師的初次接觸,從老師身上了解身體的構造,將學理與實際相互印證。解剖課程結束以後,遺體還要仔細清理乾淨,縫合得很漂亮,再穿上衛生衣、褲,然後穿上白色長衫,再入殮進棺木中,絲毫不敢怠慢。
在慈濟教育法人創辦三十五週年之際《大捨與大愛》的出版,見證了慈濟人文醫學教育的影響力,更看見醫學教育的人文本質。該書從醫界視角解讀,如何由模擬手術中精進並傳承手術救人技能,更重要的是從無語良師的捨身中,找回行醫初發心,並培育醫學人文素養。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