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看出大腸腺瘤? 醫歸納6類人的「瘜肉臉」
吳亮儀/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後頸「黑黑的」可能是糖尿病患者,而大腸瘜肉也能不照內視鏡「直接看」?禾馨民權內科診所腸胃科醫師葉秉威以他做過約5萬到6萬支大腸鏡的經驗,歸納容易有大腸腺瘤的外表特徵:
●中年,年齡約45歲-50歲以上。
●首次做大腸鏡。
●男性多於女性。
●身形通常肥胖,尤其是胖在肚子上的中央型肥胖。
●言行舉止間,流露出對健康的不重視或不作為。
●如是健診病患,通常拒絕切瘜肉的比較容易會發現瘜肉。
葉秉威在臉書專頁「胃腸專家 葉秉威醫師」發文說明,管狀腺瘤的生成,和年齡、性別、體重、飲食型態、有否抽菸喝酒息息相關,45歲到50歲的年紀正是開始要作大腸癌篩檢的年齡;體重偏重的病患飲食大多不太健康,通常是高熱量,多吃肉、少吃青菜,少運動,發生瘜肉風險本來就較高,「第一次做(大腸鏡)的病患,瘜肉都養了數十年了,從沒有人幫忙清一清,風險自然高」。
葉秉威說,對健康不重視的人,本就不太會著重於健康原型食物或保持適當的體重,也多不忌諱菸酒,有大腸瘜肉自然是意料之內。至於通常拒絕切瘜肉的病患,大概都會發現瘜肉,可說是墨菲定律、現代版的都市傳說。
葉秉威提到,以上歸納不適用於鋸齒狀腺瘤,因為這種瘜肉多好發於年輕、女性,偏瘦的病患上。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