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解析「麻痠脹痛疲」 中醫:別忽視身體5警訊!

2024/09/01 15:21

中醫指出,身體某個區域感到痠痛,通常與氣血不足有關。這可能是因為氣血無法有效供應該部位,導致不適;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中醫指出,身體某個區域感到痠痛,通常與氣血不足有關。這可能是因為氣血無法有效供應該部位,導致不適;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身體某個區域常感覺麻麻的?合佗中醫診所的中醫師在其臉書粉專「合佗中醫診所」發表了關於身體5警訊的專業解析,提醒大眾不要將身體的不適當作習慣。「麻、痠、脹、痛、疲」可能暗示著潛在的健康問題,了解它們的意義對於及時採取適當措施至關重要。

●麻:當身體某個區域感覺麻痹時,通常與氣血運行不暢有關。中醫師指出,這種麻木感可能是身體某部分氣血流動不順,建議及時檢查並調整生活習慣。

●痠:身體某個區域感到痠痛,通常與氣血不足有關。這可能是因為氣血無法有效供應該部位,導致不適。針對這種情況,調整飲食與生活作息有助於改善。

●脹:感到身體某區域脹脹的,通常與氣滯有關。這種情況常見於肝氣鬱結,可能會引發情緒問題和消化不良。適度的運動和情緒管理能夠緩解這種不適。

●痛:疼痛感通常與氣血不暢、氣滯血瘀或寒濕侵襲有關。中醫師建議,對於長期或劇烈的疼痛,應尋求專業醫療建議,以找到根本原因並進行相應治療。

●疲:身體和精神上的疲勞與無力感,通常與臟腑功能失調、氣血不足或精神壓力過大有關。適當的休息、調整工作壓力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恢復精力的有效方法。

中醫師提醒大家,身體的不適不應被忽視,及早識別並處理這些警訊有助於保持健康。如果有類似症狀,建議諮詢專業醫師,以獲得詳細診斷和建議。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