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巨大腫瘤腸塞腸 竟罹患假性腫瘤疾病

2024/08/24 12:19

吳明駿指患者在十二指腸有顆5公分大的腫瘤造成腸道阻塞。(記者蔡淑媛攝)

吳明駿指患者在十二指腸有顆5公分大的腫瘤造成腸道阻塞。(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一名40歲男性近兩年上腹部持續悶痛,藥物治療未見好轉,今(2024)年6月因腹痛合併噁心嘔吐就醫,發現十二指腸有顆5公分大的腫瘤造成腸道阻塞,治療過程出現全身性發炎反應,進一步檢查確診罹患俗稱「假性腫瘤」的免疫系統疾病IgG4症候群合併布納氏腺瘤。

台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吳明駿指出,IgG4症候群俗稱「假性腫瘤」,是免疫失調造成全身性發炎纖維化,從頭到腳都可能受影響,好發在唾腺、淚腺、淋巴、或胰臟。

腸道IgG4相關疾病很罕見,主要以腹痛、腹瀉、或黃疸等腸胃道症狀為主,因為與腸胃道疾病症狀相類似而容易被忽略,直到出現腸道嚴重阻塞或巨大纖維性腫瘤時才會被發現,治療包括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及 B 細胞清除療法。

吳明駿說,患者因慢性腹痛去年就醫做超音波檢發現十二指腸增厚,但拒絕做胃鏡檢查,今年6月再因腹痛合併噁心嘔吐就醫,才發現腫瘤造成十二指腸嚴重狹窄導致腸阻塞,一度以為是惡性腫瘤,接受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切片檢查未發癌細胞,反而發現患者是布納氏腺瘤及罹患IgG4症候群,

針對布納氏腺瘤,吳明駿表示,布納氏腺是十二指腸黏膜下腺體,主要功能是分泌鹼性黏液來中和胃酸,並產生消化酵素幫助蛋白質的吸收,發生布納氏腺瘤可能與胃酸過多或幽門桿菌感染有關。

吳明駿醫師提醒,不要輕忽身體的警訊,早期發現並診治,可以及早找出病因,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治療,也減少遺憾。

吳明駿醫師指患者在十二指腸有顆5公分大的腫瘤造成腸道阻塞,其實是罹患俗稱「假性腫瘤」的免疫系統疾病igG4症候群。(記者蔡淑媛攝)

吳明駿醫師指患者在十二指腸有顆5公分大的腫瘤造成腸道阻塞,其實是罹患俗稱「假性腫瘤」的免疫系統疾病igG4症候群。(記者蔡淑媛攝)

吳明駿醫師指患者在十二指腸有顆5公分大的腫瘤造成腸道阻塞,其實是罹患俗稱「假性腫瘤」的免疫系統疾病igG4症候群。(記者蔡淑媛攝)

吳明駿醫師指患者在十二指腸有顆5公分大的腫瘤造成腸道阻塞,其實是罹患俗稱「假性腫瘤」的免疫系統疾病igG4症候群。(記者蔡淑媛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