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撞到頭沒外傷「好佳哉」? 醫:有這些狀況恐不單純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跌倒、撞到門、撞到櫃子等,日常生活中很容易不小心撞到頭,在沒有明顯外傷的情況下,多數人都會採取休息、冰敷來緩解疼痛。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提醒,撞到頭之後要觀察,即使當下沒有明顯外傷,仍可能因為小血管損傷出血,血塊慢慢堆積成血水,導致壓迫到大腦而引起頭痛、無力、步態不穩的症狀,也就是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
謝炳賢在臉書專頁「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 謝炳賢醫師|宜蘭神經外科推薦 礁溪診所 陽明醫院 頸椎 腰椎 微創手術」說明,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是指在頭部受到撞擊後,腦膜下腔緩慢出血,血液逐漸累積,形成血腫壓迫腦部。這種出血常常在受傷後的數週到數月間才逐漸顯現症狀,因此容易被忽略。
謝炳賢指出,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早期症狀可能不明顯,但隨著血腫壓迫腦部。會慢慢出現明顯症狀。它的症狀相當多樣化,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有些人會有行動不便、單側肢體無力、記憶力下降、言語困難等,類似中風的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癲癇發作或昏迷。
謝炳賢說,年長者是最主要的高危險族群,尤其又以曾有頭部外傷病史的長者最常見;此外,有使用抗凝血藥物、酗酒、癲癇的人,較容易發生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輕微的病例可以透過觀察和藥物治療來控制症狀。對於較嚴重的血腫,通常需要進行手術引流,將血腫排除,以減少對腦部的壓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