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以下也有肝病危機 醫籲關注脂肪肝防治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肝癌40餘年來持續居於國人癌症10大死因前2位、每年造成近8000人死亡。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指出,B型肝炎、C型肝炎是肝癌的主要原因,台灣應可在2025年根除C肝,但B型肝炎防治仍需加強篩檢與病患追蹤,並研議就肝功能異常、病毒量等放寬用藥條件,40歲以下族群則需關注脂肪肝防治。
衛福部統計,2022年肝癌造成7781人死亡,已連續43年排名前2名,且慢性肝病,如B型肝炎、C型肝炎等,是肝癌的主要原因;楊培銘進一步指出,肝炎初期沒有症狀,需通過抗原、抗體篩檢才能確診,目前國民健康署已針對45至79歲民眾(原住民提早至40歲)提供終身1次的B型肝炎、C型肝炎篩檢。
楊培銘指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成立30年來,完成近900場免費篩檢活動,服務70萬餘人次,3年來國健署的公費篩檢措施則已服務600餘萬人次,C型肝炎確診後即可用藥,經8至12週療程、治癒率98%以上,我國應可如期達成2025年根除C型肝炎的目標。
但楊培銘指出,台灣B型肝炎防治仍有長遠的路要走,除了提高篩檢的可近性外,基金會也推動「全民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活動」,每年與不同醫院合作、提供免費篩檢服務,提醒患者病情追蹤的重要性,也希望未來用藥規定上,可以就肝功能異常、病毒量等討論放寬。
此外,楊培銘指出,除B型肝炎、C型肝炎外,脂肪肝同樣會造成肝纖維化、肝硬化與肝癌,是國內需要特別專注的新興肝病之一,尤其40歲以下族群的脂肪肝問題在過去特別容易遭的忽略,未來也要及早採取篩檢與防治作為,才能讓台灣成為沒有肝病的國度。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