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冬天要顧心血管 醫提醒:夏日3類患者特別要注意
〔記者王捷/台南報導〕不只冬天要注意心血管疾病,炎炎夏日,高溫可能導致體溫迅速升高,容易引發熱衰竭或熱中暑,間接危害心臟、腦部及其他器官功能,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柏青提醒,不只要注意水分,尤其患有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或心律不整的患者,應特別注意防範高溫引起的心臟問題。
吳柏青指出,高溫環境下,人體易大量出汗,若未及時補充水分,會導致脫水,使血液濃稠度增加,進而增加心臟負擔和血栓風險,可能引發心肌梗塞和中風。此外,流汗時人體不僅失去水分,還會流失鈉、鉀、鎂等重要電解質,這些電解質對維持心臟正常功能至關重要,若嚴重失衡可能引發心律不整。
在極端高溫下,心臟需要更努力地工作以加速血液流向皮膚表面散熱,這會增加心臟負擔,使血管擴張,導致血壓波動。對於老年人或低血壓患者,可能會引發頭暈、昏厥甚至腎臟衰竭等症狀。
吳柏青建議,為預防高溫對心臟的傷害,應保持足夠的水分攝取,定時補充水分以避免脫水,穿著輕便透氣的衣物幫助散熱,儘量待在陰涼處或空調環境中,尤其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應經常監測體溫變化。
若出現心跳加速、頭暈、胸口悶痛或意識不清等症狀,務必立即離開高溫環境,鬆開衣物,用水擦拭身體以降溫,並提供含少許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並迅速就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