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手臂痠痛麻 新竹臺大分院用頸椎內視鏡切除術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現代的生活習慣,很多人都有肩頸痠痛、手麻問題。1名32歲黃小姐最近幾個月就因右側肩頸、手臂痠軟痛麻,先後求助復健科和中醫卻持續惡化,最後出現右手無力。經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徐秋豪診斷,確認她的第6和第7頸椎間盤破裂突出且壓迫了右側神經根所致,改以微創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治療後,痠麻症狀緩解,次日就能出院回家。
院方表示,患者最初就像一般人覺得肩頸痠痛求助復健科的頸部牽引、電療以及類固醇注射等來緩解,也去過中醫門診接受針灸和推拿,但直到到該院接受頸椎核磁共振,才確認病因。
徐秋豪說,脊椎內視鏡手術傷口不到1公分,內視鏡影像系統卻能清楚辨識骨骼、韌帶、椎間盤以及神經、血管等人體精細構造,已廣泛運用在多種脊椎疾病,像是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脊椎滑脫、感染、腫瘤等。
跟傳統手術或顯微手術相比,這種這種需要自費的微創手術除了傷口小、出血量低,還有大幅降低破壞人體肌肉、韌帶等軟組織和骨骼的好處。患者術後疼痛顯著下降,恢復速度也更快。
徐秋豪說,目前頸椎椎間盤突出最常見的手術治療,是經前位椎間盤全切除合併融合手術,等於是把病變的椎間盤完全切除,再放入支架做骨融合。這樣雖確實能緩解神經壓迫,但融合後的椎體將喪失原本的活動度,長久下來反而可能加速鄰近節段的退化。近來雖也有新式人工椎間盤可取代傳統支架,但仍須完全移除原本的椎間盤,費用也比較貴。
他說,像黃小姐這類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根的病人,用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可以達到足夠的神經減壓,卻不需放置植入物,得以保留正常頸椎結構,並維持頸椎的穩定性和活動度。但如果患者的椎間盤突出已造成脊髓嚴重壓迫,或合併有椎體滑脫、後縱韌帶骨化等狀況時,就不適合用這類的微創手術。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