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兒童易分心、動不停 職能治療師揭「黃金專注力」培養法

2024/06/22 13:28

家長可以從環境、學習方式、溝通應對等不同面向進行調整,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和學習潛能。(台灣職能治療學會提供)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年紀小的孩子活蹦亂跳,甚至靜不下心看書或吃飯,是許多家長頭痛的問題,台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陳玉蘭指出,家長可以從環境、學習方式、溝通應對等不同面向進行調整,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和學習潛能,但若調整後孩子的情況還是無法改善,可以聯繫當地醫院、診所或學校,尋找職能治療師的協助。

陳玉蘭說,不少孩子年紀小的時候會出現容易分心、動個不停的情況,8歲的小寶(化名)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上課時常常盯著窗外發呆,甚至踢前面同學的椅子、或是拿紙團丟其他同學,讓老師和媽媽都非常頭疼,但每次責罵過後,沒幾分鐘小寶的思緒又再次飄走,脫序的行為也不斷發生。

對於注意力不集中的孩童,陳玉蘭指出,照顧者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儘量減少環境中不必要的刺激,讓孩子在安靜、獨立的空間學習,並幫助孩子養成固定且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每天固定時間進行靜態或學習活動,可透過制定活動時間表來落實。

陳玉蘭也提到,學習或上課前可提供孩子適當的感覺刺激,如盪鞦韆、溜滑梯等,上課途中也建議讓孩子在注意力逐漸渙散時稍微動一動,並以生動、活潑的教材或電腦教學軟體,增強學習活動本身對於孩子的吸引力,指導過程中的指令也務必簡潔清晰,並讓孩子重複指令,確認有完整接受與理解。

此外,陳玉蘭建議,照顧者應嚴格要求孩童完成每一項活動並整理使用過的物品,一開始每天短時間進行靜態或學習活動,將較長時間的活動或功課分段進行,完成後立即給予正增強,如觀看卡通或食用水果等,並逐步增長活動或學習時間,且隨著孩子進步,就可以從全程陪伴、慢慢調整為間歇性監督。

陳玉蘭說,照顧者務必記得,要確保孩童有成功的機會,並給予正向鼓勵;如遇困難,適度協助並要求完成,如果孩子過程中有一些小動作,可以不予理會,或是透過讓孩子忙起來等方法來減少,並多運用問題解決遊戲,促使孩子思考。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