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肝癌幕後黑手曝光! 研究:香腸、火腿是幫凶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肝癌則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為7970人。由於B型肝炎和C型肝炎是肝癌主要成因,因此不少B型肝炎帶原的民眾,會擔心自己是否得到肝癌。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引述最新研究指出,導致肝癌不只病毒本身,還有存在於香腸、熱狗等加工肉品中的致癌物「亞硝胺類物質」,盡可能避開這些幫凶,有助把肝癌推遠點。
張家銘於臉書專頁「基因醫師張家銘」上指出,2025年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來自哈佛大學的團隊,看見了B型肝炎背後的「共犯結構」,造成肝癌不只是病毒這個原因,而是當免疫系統遇上生活中的毒素,雙方一起失守,才讓癌細胞有了可乘之機。
這項研究用老鼠實驗證明,就算有B型肝炎病毒(HBV)長期存在,肝臟也不會自己發炎或變成癌。一旦再加上一種化學致癌物 : 二乙基亞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整個免疫系統就崩盤,發炎加劇、肝細胞受損、癌細胞開始滋生。
生活中,如何避免二乙基亞硝胺?張家銘說明,二乙基亞硝胺(DEN)雖然是實驗用的強致癌物,但它的「表兄弟」亞硝胺類物質,在生活裡處處可見,尤其以下這幾個地方最容易中招:
●加工肉品與香腸熱狗:像是臘肉、貢丸、火腿、漢堡肉裡頭常加「亞硝酸鹽」做防腐,遇到高溫煎煮或油炸就會產生亞硝胺。
●香菸與二手菸:香菸燃燒會釋出多種致癌亞硝胺,這也是為什麼吸菸者的肝癌風險更高。
●燒烤焦黑處:食物被烤焦、煎炸到冒煙時,胺類與硝酸鹽類反應,也可能產生亞硝胺。
●添加硝石的醃菜:保存不當或添加化學防腐,會讓細菌與胺類發酵產生亞硝胺。
●污染水源或地下水:工業區或農藥污染地的水源,有時也可能檢出DEN或類似物質。
研究發現,當病毒與這些致癌物一起出現時,身體會大量分泌白介素33(IL-33)這種發炎訊號。IL-33會讓調節型T細胞(Tregs)大軍壯大,而這群Tregs 本來是幫人體「控制過激反應」的,但一旦太多,它們反而會壓制應該消滅癌細胞的CD8+殺手T細胞。
張家銘總結,這篇研究最關鍵的啟示是,就算無法消滅病毒,也可以選擇不與致癌物「搭上線」。民眾可以從生活中開始做:
●戒菸、避免二手菸
●減少加工肉品攝取,選擇「無添加亞硝酸鹽」標示的食物
●不吃烤焦的食物、不用重複油炸油
●避免自己醃漬含硝石的醃菜,特別是在沒有監控溫度和時間下
同時,張家銘提醒,盡可能從生活中拉回免疫系統的平衡,可以多吃蔬果與抗氧化食材,像是藍莓、綠茶、薑黃,減少發炎訊號;補充Omega-3脂肪酸與維生素D,讓免疫細胞更穩定;每週運動150分鐘、少坐多站,讓代謝與免疫活起來;每餐少1根香腸、每天減1杯含糖飲料,都是對保護肝臟的關鍵做法。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