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每3個糖友就有1個視網膜病變! 醫:定期篩檢預防

2024/06/07 11:01

黃士倫表示,糖尿病病人視網膜病變盛行率高達35%,也就是每3個人就有1位病變;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糖尿病為引起視覺障礙的主要原因。醫師黃士倫表示,糖尿病病人視網膜病變盛行率高達35%,也就是每3個人就有1位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成人(20-74歲)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失明率為一般人25倍,且患病10年後發病率上升至60%,病變發病率更升至90%。

彰化秀傳急診小兒科醫師黃士倫在臉書粉專「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發文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首重預防方法包括,控制血糖、血脂肪、血壓,停止吸菸,以及每年例行的篩檢,眼科醫師作追蹤檢查,以期早期發現並確認最佳治療時機。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

黃士倫表示,過去大型臨床試驗結果,雷射光凝固術(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PRP) 能有效預防視力喪失。若進展到嚴重的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導致玻璃體出血,甚至出現牽引性的視網膜剝離,建議進行玻璃體切除手術,清除血塊、修補視網膜,才能挽救部分的視力。

黃士倫提到,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除了手術與雷射,還有藥物治療,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長因子藥物的眼內注射、類固醇的眼內注射、後筋膜下注射。眼球內注射類固醇或血管增生因子抑制劑(anti-VEGF)治療黃斑部水腫,及抑制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不正常的新生血管生成因子,抑制新生血管生長,與減少視網膜積液滲漏,是較受重視的治療方式。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首重預防包括,每年例行的篩檢,眼科醫師作追蹤檢查,以期早期發現並確認最佳治療時機;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眼科檢查及追蹤的建議時程

黃士倫說,糖尿病人若血糖突然急遽變動,視力突然減退,甚至有黑影或雙影出現,更建議主動至眼科就診,以免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

第1型糖尿病人:糖尿病發病五年內應接受第一次詳細眼部檢查。

第2型糖尿病人:在診斷出糖尿病以後,應儘速接受第一次詳細眼部檢查。

懷孕的糖尿病人:由懷孕起,應至少每三個月檢查1次,追蹤到產後 1 年。

視網膜的發生及惡化危險因素

●血糖控制不良,發生率較高。

●糖尿病罹患期間越長,發生率越高。

●高血壓:控制血壓可延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進展。

●糖尿病腎病變:跟視網膜病變的進展有很大的關係。

●其他尚未定論的可能危險因子:男性、肥胖、抽菸、缺乏運動、年齡及血脂控制。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