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6旬男攝護腺肥大10年後癌化 醫:初期症狀不顯 健檢很重要

2024/06/05 16:52

成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林琨哲指要防攝護腺肥大,平日需規律運動、減肥、戒菸,多吃南瓜與番茄等富含茄紅素的食物。(記者王俊忠攝)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63歲黃先生10年前因攝護腺肥大有下泌尿道症狀,持續在成大醫院門診追蹤服藥,近7年抽血檢測攝護腺指數(PSA)逐步升高,去年底追蹤攝護腺指數高達26ng/dL(正常值小於4ng/dL),安排核磁共振檢查,在攝護腺移行區發現疑似癌症病灶,切片確診是攝護腺癌,進行達文西手臂手術,治療後恢復日常,門診持續追蹤。

成大醫院泌尿部醫師林琨哲表示,攝護腺癌為國人10大癌症死因之一,在世界流行病學成為男性日益普遍的癌症。據統計,每8位美國男性就有1位面臨攝護腺癌;台灣攝護腺癌盛行率也急遽上升,每年有超過4000人新診斷為攝護腺癌。2020年國內癌症登記資料中,攝護腺癌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6位和死亡率第5位,被診斷出攝護腺癌已是第4期者,超過1/3,堪稱男性的沉默殺手。

林琨哲指攝護腺癌的風險因子包括:家族有攝護腺癌病史、高脂肪、高蛋白質和高膽固醇攝取、吸菸,以及暴露於污染、肥料、橡膠、重金屬等環境,建議年齡達40歲且有家族病史的男性,或是45歲以上男性,每年進行攝護腺健康檢查。

攝護腺癌病灶(左圖紅圈處)。(圖:成大醫院提供,記者王俊忠翻攝)

林琨哲並提醒,一般初期攝護腺癌沒有明顯症狀,往往發現時已屆晚期甚至遠端轉移(常有骨轉移狀況),而錯失根除性治療機會。對自己攝護腺有健康疑慮,及年齡屆滿、有家族病史、攝護腺指數偏高的民眾,應及早諮詢醫師並接受必要檢查。

林琨哲說,依統計,男性過50歲之後確有攝護腺肥大增多的情形,且年紀愈大、發生率愈高,想預防攝護腺肥大,平日需有適度規律運動、減肥、戒菸,可多吃南瓜與番茄等富含茄紅素的食物。

攝護腺癌病灶(左圖紅圈處)。(圖:成大醫院提供,記者王俊忠翻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