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蠟筆小新動畫導演膽管癌逝世》醫:3族群小便變色要注意

2024/06/03 17:31

日本漫畫《蠟筆小新》是許多人的童年,不料,動畫版導演鴫野彰(左2)於5月30日因膽管癌病逝,享壽70歲;圖為鴫野彰與友人合照。(圖擷取自@gagauukoko2020社群平台「X」)

相關新聞請見:

《蠟筆小新》動畫導演鴫野彰膽管癌病逝 享壽70歲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日本漫畫《蠟筆小新》是許多人的童年,不料,動畫版導演鴫野彰(しぎのあきら)於5月30日因膽管癌病逝,享壽70歲。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提醒,40歲以上有肝病、膽結石或工作會接觸有毒物質者,平時要留意小便顏色(茶色)、抽血時留意膽色素、鹼性磷酸酶。或可加驗膽管癌症指數和癌症指數,以便早期發現。

9成膽管癌都屬肝外

錢政弘在臉書粉專「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發文指出,膽管癌依發生位置分為「肝內」和「肝外」,兩者臨床表現不太一樣。肝內膽管癌有78%是坨塊狀,此型用腹部超音波可見,但有16%是沿著膽管長,6%藏在膽管內,這2型用超音波就看不清;肝門部膽管和總膽管有大段被十二指腸和胰臟遮蔽,所以肝外膽管癌會被指腸內空氣也會干擾,因此不利超音波早期診斷,常等到癌細胞轉移肝,出現腫瘤才發現,更慘的是9成的膽管癌都屬肝外。

9大危險因子勿輕忽

●膽管結石:包括肝內膽管結石和總膽管結石,都會增加膽管癌的風險, 尤其是肝內膽管結石常合併「肝膿瘍」,長期膽管發炎容易致癌,統計發現肝內膽管癌有5成到7成跟結石有關。

●膽結石(膽囊結石):膽結石是沒有直接造成膽管癌,畢竟造成膽囊癌的風險才比較大。不過膽結石的患者有10%同時會合併總膽管結石,罹癌的風險還是比較高。

●B型肝炎和C型肝炎:病毒性肝炎不只是會造成肝癌(肝細胞癌),也會增加膽管癌的風險,所以B肝、C肝帶原者除了檢測胎兒蛋白(肝癌)之外,偶爾也要驗一下膽管癌症指數。

●肝硬化:有肝硬化會增加10-27倍肝內膽管癌的風險。

●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會增加7.4倍肝內膽管的風險,所以喝酒不只傷肝,也會傷膽管。

●有毒物質:肝臟主排毒,毒素會隨膽汁經膽管排出體外,工作中如經常接觸到有毒物質,例農藥、化學塑料、橡膠、印刷碳粉油漆等就容易致癌。

●抽菸:抽菸會增加膽管癌和壺腹癌,一天抽兩包就多2倍的機率。

●幽門桿菌感染:因果關係還不是很確定,目前認為幽門桿菌會促進癌細胞生長。

●糖尿病和含糖飲料:糖尿病會增加1.6倍風險。2019年瑞典的研究指出,每天喝兩杯以上的含糖飲料會增加1.8倍的膽管癌、2.2倍膽囊癌的風險。

膽管塞住需提高警覺

錢政弘提醒,除留意小便顏色(正常就不會是黃疸)、抽血時留意膽色素、鹼性磷酸酶。如看到膽管擴張代表膽管塞住,需提高警覺。可安排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抽血驗膽管癌指數以便診斷。另外更建議,少喝含糖飲料,膽結石患者別吃生食,注意飲食衛生,以免細菌或寄生蟲從十二指腸沿著膽管往上跑,造成膽囊、膽管,甚至是肝臟發炎化膿,長期膽管發炎會增加罹癌風險。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