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53歲女士意外發現大顆主動脈瘤 開心手術修復

2024/06/03 14:40

鍾女士因為大達將近5.5公分的主動脈瘤,導致主動脈瓣逆流。(慈濟醫院提供)

鍾女士因為大達將近5.5公分的主動脈瘤,導致主動脈瓣逆流。(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陳奕劭/新北報導〕新北市53歲鍾女士長期抽菸,素來沒有心臟疾病,但是日前全身檢查卻發現心臟主動脈居然有顆大達5.3公分的主動脈瘤,經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楊凱文檢查後,發現除了主動脈瘤外,還伴隨主動脈瓣逆流的問題,於是楊醫師主動施行脈根部瓣膜保留置換術,免除主動脈瘤不定時破裂的死亡風險。

楊凱文表示,主動脈是人體重要的大血管,正常的情況下,心臟收縮時瓣膜會打開,將血液輸送到全身,舒張時血液回流,但因瓣膜關閉,血液不會逆流回心臟。若主動脈瓣膜在心臟舒張時未關閉,血液灌回心臟,長久下來就會增加心臟壓力及負擔,進而導致心臟日益漲大、衰竭。

楊凱文說明,主動脈瘤主因包含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基因遺傳、先天性雙葉主動脈瓣等,臨床上建議主動脈瘤大到5.5公分就要進行手術,特定的病患 (包括馬凡氏症候群和其他遺傳性主動脈病變,或是主動脈瓣膜病變要接受心臟手術的病患)甚至在4.5公分便可建議接受手術。

為了治療鍾女士,醫師採取主動脈瓣修補手術。他指出,主動脈瓣修補手術近年日漸盛行,若能將病人原有的瓣膜修補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不用再次手術或長期服藥。

楊凱文提醒,抽菸、喝酒及三高是所有心血管疾病共同的危險因子,若想避免心血管疾病,就要嚴格控制並定期回診。許多心血管疾病初期沒有症狀,有症狀時多已嚴重,若是民眾在健檢中意外發現自身有主動脈瘤或逆流情形,務必定期追蹤,若醫師建議手術也要儘早處理,才能防患未然。

鍾女士看診發現將近5.5公分的主動脈瘤。(慈濟醫院提供)

鍾女士看診發現將近5.5公分的主動脈瘤。(慈濟醫院提供)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楊凱文。(慈濟醫院提供)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楊凱文。(慈濟醫院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