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置換人工關節術後別不動! 醫推可做4運動

2024/06/02 22:28

醫師表示,換完人工關節後可以運動,只是要特別注意活動強度與時間,建議術後可以從事散步健走、騎腳踏車、游泳、低強度球類運動;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林惠琴/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大部分的人聽到「人工關節置換術」多認為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手術,應該要盡量休息、避免運動。不過,台中光田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澄清,這個觀念並不完全正確,換完人工關節後可以運動,只是要特別注意活動強度與時間,才能避免人工膝關節磨損,建議術後可以從事散步健走、騎腳踏車、游泳、低強度球類運動等4種活動。

嚴可倫在臉書粉專「有溫度的嘮叨 台中光田骨科 嚴可倫醫師 脊椎關節骨鬆專業 - 骨筋中外」發文提醒,骨科醫師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讓患者免於關節的不適,進而改善生活品質,並且恢復正常活動。

所以換完人工關節後,是可以運動的,他整理下列幾個較適合在換完人工關節後從事的運動:

●散步健走:走路就是一項很不錯的復健運動,可以適度的刺激肌肉、幫助恢復關節活動度與肌耐力。建議循序漸進,一開始適度輕鬆練習即可,也不要持續過度行走,以免造成不適的症狀。

●騎腳踏車:騎腳踏車或騎飛輪車屬於低衝擊性的運動,踩踏時帶給膝蓋的壓力甚至比走路還要小。騎車過程中可以幫助鍛鍊肌肉,同時保持膝蓋靈活度。不過,騎乘時要小心路面狀況,或者使用室內的健身車,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千萬小心別跌倒。

●游泳:游泳是最佳的膝蓋復健運動,透過水中的浮力可以有效減輕關節壓力,同時游泳時的阻力也是訓練肌肉的好幫手。提醒大家,游泳時建議盡量選擇腿部伸直的姿勢(如自由式),避免重覆來回大角度彎曲出力造成關節磨損。

●低強度球類運動:球類運動相當多元,但也有許多是屬於容易有激烈碰撞或強力撞擊的運動,如籃球、排球、足球等,就比較不是人工關節術後合適的運動。建議選擇中低強度的球類運動,如桌球、高爾夫球、保齡球等,可以適度鍛鍊腿部及關節肌肉,也較不易造成人工關節的磨損或傷害。

嚴可倫提醒,在人工關節手術後,務必要先諮詢醫師建議,並且配合復健運動,絕對不可以貿然自己就開始進行運動。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