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孩子滑手機影響睡眠 醫:這個時間別再碰3C

2024/06/09 21:05

醫師提醒,增進孩子的睡眠品質,最好是在睡前一小時不要接觸電子螢幕;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睡前讓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會有哪些影響?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陳奕成表示,3方面影響孩子睡眠品質,包括:抑制褪黑激素、刺激大腦活動、影響情緒,

陳奕成在臉書專頁「兒童內分泌 陳奕成醫師的樂高園地」發文表示,想改善孩子睡眠品質,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睡前一個小時不要使用電子產品。」

3方面影響孩子睡眠品質

●抑制褪黑激素:電子螢幕發出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褪黑激素是一種幫助調節睡眠週期的激素,其濃度上升的時候,會讓人有想睡覺的感覺,因此如果抑制了褪黑激素的分泌,會使人更難入睡,影響孩子進入睡眠的時間。

●刺激大腦活動: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觀看刺激性的內容,像是追劇、短影音或社交媒體,會刺激大腦,使其保持活躍狀態,難以放鬆,這對孩子進入睡眠的狀態會產生負面影響。

●影響情緒:如果孩子在這些電子產品上面,接收到一些負面或引起情緒波動的內容,如新聞報導、或是激烈的討論時,可能也會影響他們的情緒,增加焦慮或興奮感,同樣不利於孩子放鬆和入睡。

其中對孩子影響最顯著,他指出,就是針對褪黑激素分泌的抑制效果。一般來說,褪黑激素會利用以下3步驟,來調節一般人的生理時鐘。

●步驟1光線影響褪黑激素分泌:白天,光線通過視網膜傳遞訊號到大腦,其中的視交叉上核(SCN)接收到訊號之後,會告知大腦保持清醒,從而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

●步驟2晚上光線減少:視交叉上核不再受到光線刺激,褪黑激素的分泌開始增加。

●步驟3褪黑激素分泌增加:我們會開始逐漸感到困倦,這是一種生理信號,提醒我們該準備休息和睡眠了,因此褪黑激素能幫助我們調節睡眠週期,它告訴身體什麼時候該睡覺,什麼時候該醒來,當褪黑激素濃度上升時,身體準備入睡;當濃度下降時,身體準備清醒。

陳奕成表示,如果孩子在晚上使用電子產品,會因為背景環境光線比較不足的狀況下,瞳孔放大而接受到比白天更多的藍光暴露,導致睡前使用電子產品對於兒童的睡眠影響,會比白天更為顯著。

所以如果想要增進孩子的睡眠品質,他表示,最好還是在睡前一小時不要接觸電子螢幕,睡前活動可以考慮用閱讀紙本書籍,或是播放助眠音樂、有聲書等,培養小朋友睡眠的情緒。

他建議,真的需要使用電子螢幕的時候,也盡量將產品調整成「夜間模式」,或是使用藍光過濾設備來減少藍光的暴露。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