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茹素也能飲食均衡 5大類食物這樣吃

2024/05/26 07:32

營養師表示,毛豆、黃豆、黑豆及其製品豆干、豆腐等,才是蛋白質,紅豆、綠豆、鷹嘴豆、扁豆等屬於全穀雜糧類的食物。(資料照)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蔬食很健康能減重、預防三高、糖尿病,是否要改吃素?陳怡婷表示,其實只要均衡飲食,不管吃素吃葷都可以有效控制體重、三高。另外,素食是以「植物性蛋白質」的豆製品取代動物性蛋白質,所以茹素者也需擔心蛋白質是否攝取不足,以及鈣質、鐵質、維生素12、維生素D也是常見茹素者會缺乏的營養素。

陳怡婷在臉書專頁「陳怡婷 Cynthia 營養師」與網頁指出,茹素者被認為有助於減重、預防三高,與以下兩個原因有關。

●植物性蛋白質取代動物性蛋白質:動物性的豬牛羊,含有較高的「飽脂肪酸」,過多的飽和脂肪酸會增加血中低密度膽固醇,導致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茹素者如果喜愛吃糕餅、甜食、餅乾等也會增加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同樣會影響體重、血壓、血糖、血脂!

●膳食纖維攝取增加:素食者通常會攝取較多的蔬果類、豆類等,食纖維攝較多,能增加飽足感,減少其他食物(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的攝取,有助於控制熱量。

她表示,不過也有少部份茹素者蔬菜量不足,甚至還攝取過多素食加工製品,素肉、素火腿、素香鬆、百頁豆腐等。這些加工製品會添加額外的碳水化合物、油脂,熱量也相對較高,所以不管吃葷吃素,應都以健康飲食型態為原則,避免加工製品、選擇天然食物為佳。

素食常缺5營養 這樣吃

●蛋白質:豆類除了含有優質的植物性蛋白以外,脂肪、膽固醇含量相較動物性蛋白低,還含有植化素大豆異黃酮,且豆乾、傳統豆腐還含有豐富的鈣質,蛋白質來源為「毛豆、黃豆、黑豆及其製品(豆干、豆腐等)」才是蛋白質,其他豆類,紅豆、綠豆、鷹嘴豆、扁豆等屬於全穀雜糧類。

另外,因「豆類」缺乏人體必需胺基酸中的「甲硫胺酸」,但富含「離胺酸」,而這跟「全穀類」剛好相反,所以建議豆類搭配全榖類的食物一起吃,可以提升蛋白質的品質,讓營養更完整,而「堅果類」甲硫胺酸也豐富,也可與豆類一起食用。

●維生素B12:維生素B12豐富的食物大都在動物性食物中(肉類、海鮮等),素食者可以選擇藻類、海苔、營養酵母、天貝、強化穀物補充維生素B12,蛋奶素可以選擇雞蛋、牛奶。

●維生素D:國人缺乏維生素D的比例達6-7成,素食者又比葷食者更缺乏維生素D。曬太陽可以獲取維生素D,而天然食物中,素食者則可以選擇蕈菇類、雞蛋、鮮乳,強化維生素D的食物或營養補充劑補充。

營養師建議,素食者則可以選擇蕈菇類、雞蛋、鮮乳,強化維生素D的食物或營養補充劑補充維生素D。(圖取自freepik)

●鐵質:鐵質來源主要有動物性與植物性兩種,通常動物性鐵質為血基質鐵較易被身體收,是比較好的補鐵來源,像是肉類、動物血、肝臟等。而有些植物性食物雖然鐵含量也高,但主要是非血基質鐵,這類的鐵較容易受到飲食中的草酸、植酸等成份影響人體吸收率。

她建議,素食者可以選擇深色蔬菜,菠菜、紅莧菜、鳳菜,未精製穀類紅豆、小麥胚芽、紅藜等食物補充鐵質,並搭配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像是芭樂、奇異果、柑橘、莓果等水果類,可以促進鐵質的吸收。簡單來說,就是以未精製穀類取代精製澱粉,選擇深色蔬菜,並搭配維生素C的水果。

●鈣質:可以選擇豆製品,部分豆製品加工時會添加凝固劑硫酸鈣,鈣質含量很豐富,有些甚至比牛奶高,像是小方豆乾、板豆腐、三角油豆腐、凍豆腐(由板豆腐冷凍脫水製成)、豆乾絲、五香豆乾、大黑豆乾等。部分深色蔬菜含鈣量也高,像是芥藍菜、紅莧菜、菠菜、青江菜等,也可以補充堅果類的黑芝麻、杏仁、亞麻仁籽、榛果、奇亞籽等補充到鈣質。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