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喝茶減重又抗癌! 醫教5秘訣保存茶葉 喝得更安心

2024/05/22 12:11

魏士航表示,喝茶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抗癌、抗氧化、減重、調節血糖、紓壓的好處;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沒事「品茗」的好處可不少!初日診所減重專科醫師魏士航表示,喝茶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抗癌、減重、紓壓等好處。不過茶葉若保存不當,就容易發霉。喝下肚可能造成腹瀉、血便、消化不良等症狀,建議做好保存5招:避免照光、隔絕氧氣、低含水量(環境要乾燥)、防止異味、低溫貯放。

魏士航於臉書粉專「魏士航醫師|航向健康減重新體質」發文彙整喝茶所帶來的多項好處如下,提供民眾參考: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2021年的1篇文獻回顧文章,指出1天約500ml的無糖茶飲,可以明顯降低血壓、血脂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抗氧化:茶多酚可以捕捉活性氧化物質(ROS),進而減少了ROS對細胞膜、蛋白質和核酸的破壞。

●抗癌:茶飲對於前列腺癌、皮膚癌、乳癌、肺癌和肝癌都可能有預防的效果。

●紓壓:「茶胺酸」,一種茶葉特有的游離胺基酸,可以降低血壓外,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有效幫助我們放鬆心情、對抗焦慮。

●血糖控制:紅茶多酚可以透過抑制葡萄糖苷酶(alpha-glucosidase) ,進而抑制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也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和活性,因此具有調節血糖的功能。

●減重:兒茶素和咖啡因之間的協同作用,被發現能夠降低食慾、抑制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抑制脂肪細胞的分化也能夠促進白色脂肪轉化為米色脂肪。

發霉茶葉勿隨意下肚

魏士航提到,茶葉若保存不當,就容易發霉。雖然並非所有種類的黴菌都會產生有毒的物質,但我們其實沒有辦法一一辨別,因此大原則就是發霉或是帶有霉味的茶或是食物,都不應該拿來下肚。發霉的東西除了黴菌也會孳生許多細菌,可能造成腹瀉、嘔吐、血便、消化不良等症狀,甚至會造成敗血症、肝炎、肝臟膿瘍。

另外,不少黴菌會產生對人體有毒的物質,像是黃麴毒素、黃黴毒素、赭麴毒素和橘毒素都會對人體產生很大的傷害。前陣子日本的小林製藥的紅麴事件,就是因為製造過程被青黴菌汙染,產生了「軟毛青黴酸(Puberulic Acid)」,進而造成了許多人兩百多人住院的狀況。

他也補充,茶葉的發酵過程單純是透過酵素作用,產生一連串茶多酚類的聚合反應,使綠茶轉變成為烏龍茶再變成紅茶,並沒有細菌或黴菌參與這個過程。普洱茶和康普茶是例外,但它們的發酵過程是透過「特定」無害的微生物來進行的,跟發霉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魏士航提醒,茶葉含水量12%以上就有發霉風險,保存環境要夠乾燥,包裝材料也要不透水;示意圖。(資料照)

保存5招:挑選小包裝、放冷藏或冷凍

●避免照光:兒茶素本身怕光,遇光容易氧化,使茶葉品質劣變。

●隔絕氧氣:氧氣會加速茶葉氧化,品質改變。建議選小包裝,開封後儘快喝完。

●低含水量:茶葉含水量12%以上就有發霉風險,保存環境要夠乾燥,包裝材料也要不透水。

●防止異味:茶葉的多孔結構和化學成分容易吸附水分和氣味,因此貯放茶葉的環境和包裝材料必須乾淨無異味。

●低溫貯放:貯藏溫度愈高,茶葉劣變速度愈快,最好放到冷凍或5℃冷藏低溫存放,延長保鮮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