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獨家》長照就醫交通接送漲車資 竹縣議員轟偏鄉長輩就醫次數變少

2024/05/19 13:49

新竹縣議員徐瑜新和劉建民異口同聲批判中央長照就醫接送車資補貼政策,嚴重衝擊偏鄉,讓很多已經交通不便區的長輩就醫更加困難。(記者黃美珠攝)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今年因應通膨等原因,全國長照就醫交通接送車資調高,以此鼓勵業者投入這塊勞務市場,新竹縣「收穫」的交通業者果然從原本1隻手算不完變成現有11家,但縣議員徐瑜新、劉建民卻抨擊,在補貼總額定額下,偏鄉長輩實際能獲得的接送服務次數卻變少了,嚴重影響鄉親的就醫和健康權!

縣府衛生局表示,由於前述就醫接送服務以縣內醫療院所為限,他們正觀察、比對其他縣市運作狀況,另調查縣內鄉親就醫習慣,釐清金額多少為適當,再考量通膨,以決定是否建請中央加碼。

劉建民說,長照就醫交通接送服務車資在今年元旦起採用計程車費的1.2倍計算,調整後他接到很多鄉親反映,甚至有罹癌的長輩哭訴自己因此不能如常復健和看診。

以尖石的中心點新樂村為例,到竹東榮總有20公里,來回40公里。每月補助上限2400元,調整前,起跳價50元,車行1250公尺後,每200公尺就增加2.5元,來回1趟車資共535元。
其中「一般民眾」要自付21%、約122元,能獲得的補貼是413元,用2400元換算,每人每月能跑醫院5到6趟,其中4到5趟算免費。

調整後,起跳價變成120元,車行1250公尺後每200公尺增加6元,1趟車資變成1284元,跟原來535元相比就暴漲2.4倍,單趟補貼變成1015元,2400元的補貼上限僅能讓鄉親就醫2趟!如果家住玉峰、秀巒、鎮西堡等更偏遠區,依此換算只能有1.5趟獲得補貼,形成越偏鄉、越有需要者能用到的反而最少,縣府衛生局應有其他協助的措施。

徐瑜新說,關西同樣面臨前述狀況,這雖帶動很多車商願意投入經營,但對關西鄉親來講,原本到竹北就醫1個月可搭4趟,調高車資以後變成搭不到3趟。在中央定額補助下,本就使老人家乘車的次數和里程變少,現自付額提高了,長輩心疼孩子要請假接送,更是自動減少就醫次數。這個政策看似供給面增加了,卻自然削弱掉了需求,無異殺雞取卵,他也要求縣府通盤檢討,看可有其他措施可以幫忙補貼。

縣府衛生局表示,這個政策全國都一樣,除了低收入戶搭車全免,在原鄉符合資格的居民,每人每月有2400元的長照就醫交通補貼,其中一般民眾要自付21%的車資,中低收入戶自付7%。非原鄉鄉親補貼上限是每月1840元,一般民眾自付額27%,中低收入戶自付額9%。
衛福部另補貼原鄉鄉親就醫交通,每人每年可有10次,20到40公里間,每次補助600元,超過40公里每次補助1000元,但以轉診、重大或緊急傷病就醫為限。

原鄉孕婦產檢和生產的交通補助里程數和金額如上,實際次數則依相關法令的規定。如果是要入住住宿式長照機構原鄉鄉親,每人每年可以有2次獲補助,20到40公里之間的每次800元,超過40公里每次1600元。

新竹縣議員劉建民精準算出尖石偏遠鄉親就醫能獲得的長照交通車接送服務,因車資調漲後,在定額補貼又未加碼下,鄉親能實際就醫的次數因此銳減。(記者黃美珠攝)

新竹縣議員徐瑜新抨擊調高長照就醫交通補助的車資,雖提高了車行加入營運的意願,卻也削減偏鄉長輩出門就醫的意願。(記者黃美珠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