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打球當心肩膀傷害! 物治師授4訓練提升運動表現

2024/05/17 10:18

物理治療師彭柏儒表示,在許多球類運動中,維持肩關節穩定度是非常重要;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在許多球類運動中,特別是針對舉重高手、投擲運動或揮拍擊球之運動,維持肩關節穩定度非常重要。禾悅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彭柏儒表示,要維持肩關節穩定度,建議可做前鋸肌、中斜方肌、下斜方肌、旋轉肌群等4個訓練,能提升運動表現、降低肩膀運動傷害。

彭柏儒在臉書粉專「禾悅物理治療所」與網站發文指出,要有好的運動表現,除了需要大肌群的爆發力之外,其實肩關節穩定度是更重要的因素,有良好的肩膀穩定度才得以讓力量順利的傳遞到球拍上或是球上。相反的,缺乏足夠的肩關節穩定度不只會影響運動表現、甚至會增加肩膀運動傷害的風險。因此,適當的肩關節穩定度訓練對於運動的表現及安全性至關重要。

因此,彭柏儒分享4個肩關節訓練,並提醒,以下的動作皆以肌肉的基本動作方向來作為訓練,因為動作很簡單,所以沒有運動習慣的族群也很適合當作保健,而有運動的族群就更適合為肩膀的穩定度做訓練。

1.前鋸肌訓練

彭柏儒表示,前鋸肌會做出肩胛骨前突與向上旋轉,在手臂上抬的動作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訓練時將瑜伽滾筒以橫向的方式放置在牆壁上,雙手以手刀的方式頂著滾筒,身體距離牆面一個上臂的距離。在動作開始前先將雙手肘向前延伸以啟動前鋸肌,這時候背部看起來應該要是一個平滑的面,而不是駝背的樣子。接者保持身體直立不往前傾斜的狀況下把滾筒往上推,推到底之後停留3秒鐘再慢慢放回原位,反覆10遍,做3組。

物理治療師彭柏儒表示,前鋸肌訓練時,先將瑜伽滾筒以橫向的方式放置在牆壁上,雙手以手刀的方式頂著滾筒,身體距離牆面一個上臂的距離。(圖取自禾悅物理治療所網站)

2.中斜方肌訓練

彭柏儒指出,中斜方肌會做出肩胛骨往內收與上轉的動作。訓練時可以用磅數低、好拉開的彈力帶當作阻力。雙手與肩同寬以手掌朝上的方式握著彈力帶,向前平舉90度,接著向大拇指的方向往外打開,手臂外展的同時,要注意肩胛骨要往中間夾。拉到底後停留1至2秒,再緩慢回到原位。反覆10遍,做3組。

物理治療師彭柏儒表示,中斜方肌訓練時,可以用磅數低、好拉開的彈力帶當作阻力。(圖取自禾悅物理治療所網站)

3.下斜方肌訓練

彭柏儒說,下斜方肌主要做下沉與上轉肩胛骨的動作。訓練同樣使用低磅數的彈力帶作為阻力。把彈力帶的一端固定在前方且為眼睛左右的高度,一手向前握著彈力帶後,把手臂往外展約135度的方向帶,直到手臂與身體平行,拉到底停留1至2秒,在緩慢回到原位。一邊做10遍,做3組。

物理治療師彭柏儒表示,下斜方肌主要做下沉與上轉肩胛骨的動作。訓練同樣使用低磅數的彈力帶作為阻力。(圖取自禾悅物理治療所網站)

4.旋轉肌群訓練

彭柏儒表示,旋轉肌群顧名思義是做肩關節旋轉相關的動作,又可以分成內轉與外轉。訓練方式同樣會用到彈力帶。外轉時把彈力帶握在雙手上,手肘彎曲90度並且靠在身體兩旁保持不動,接著把小臂往外打開到手肘快要離開身體的角度,停留1至2秒;而內轉則是把彈力帶的一端固定在約手肘高度,手肘一樣保持貼在身體兩旁,接著把小臂往內收起到手肘快要離開身體的角度,停留1至2秒。內外轉都做10次,做3組。

物理治療師彭柏儒表示,旋轉肌群外轉時把彈力帶握在雙手上,手肘彎曲90度並且靠在身體兩旁保持不動,接著把小臂往外打開到手肘快要離開身體的角度,停留1至2秒。(圖取自禾悅物理治療所網站)

物理治療師彭柏儒表示,旋轉肌群內轉是把彈力帶的一端固定在約手肘高度,手肘一樣保持貼在身體兩旁,接著把小臂往內收起到手肘快要離開身體的角度,停留1至2秒。(圖取自禾悅物理治療所網站)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