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炎夏易疲勞、脫水 中醫:吃瓜果類有助消暑解渴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今(5日)是24節氣中「立夏」,代表由春季轉向夏季,氣溫持續升溫,天氣逐漸悶熱。中醫師周彤恩表示,由於夏季炎熱,人體消化能力相對較弱、易有脫水現象、易疲勞、易出汗及中暑等,因此,養生方面建議要避開過油、辛辣及生冷的食物,應多補充水分、調整作息、適度運度等,另,夏令蔬菜瓜果類較多,如冬瓜、黃瓜、絲瓜等,水分充足且具有消暑解渴功效。
多食蔬菜、煮熟瓜果 助清熱解毒
雅丰唯心新竹院所中醫師周彤恩在臉書「中醫師 周彤恩」發文指出,立夏之際,氣溫逐漸升高,人體新陳代謝增強,消化能力相對較弱。因此,應該避免過食油膩、辛辣、生冷的食物,因為它們會損傷脾胃功能,導致消化不良或腸胃不適。建議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攝取蔬菜、煮熟瓜果等有助於清熱解毒的食材。
保持身體水分平衡 避免午後暴曬
周彤恩進一步說,夏季氣候炎熱,人體容易出汗,水分流失較快,容易造成脫水現象。所以日常要注意補充水分,單次進水量200至400cc,少量多次補充勿豪飲,保持身體水分平衡,避免脫水導致的不適;另,炎熱天氣人體易感到疲勞,因此要注意適時休息,保持充足睡眠,中午11至下午13點心經時間可稍作閉目養神。午後時段避免長時間暴曬在陽光下,以免引發中暑或日曬過度。
清晨或傍晚適度運動 能促進血循環
周彤恩表示,夏季氣溫高,容易出汗,所以不宜過度運動,以免消耗過多體力和水分,加重身體負擔。因此,若要運動建議選擇清晨或傍晚涼爽時段進行適量運動,如散步、慢跑等,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抵抗力;此外,也要注意加強自身的養生防護,避免受涼感冒等疾病。進出冷氣房可穿著外套避免受寒,飯後散步走動,避免久坐。
瓜果類屬寒涼性 脾胃虛寒不宜過量
周彤恩強調,夏季蔬菜瓜果類較多,不僅消暑,也富含植物纖維,還有利水除濕的好處,不過瓜果類仍屬寒涼性食物,脾胃虛寒及消化不良的人不能過量食用,也有遇過患者夏季只吃瓜果類,特別是西瓜,腸胃不適夜尿多次影響睡眠的,所以都要適量不過量對身體才不負擔。另外,也分享2道養生茶飲,供民眾參考:
●冬瓜茶:冬瓜將皮洗淨去籽切塊,放入洗淨切片生薑少許,放入鍋中加水小火煮15分鐘熄火,加蓋悶20分鐘。常溫或熱飲皆可,有消暑解渴除腫的效果,可適量加入鹽或黑糖,甜鹹皆可。
●烏梅茶:烏梅、陳皮、甘草、山楂適量加清水熬煮,放入適量糖濾渣來喝。是生津解渴,健脾胃的好選擇。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