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被負面新聞影響情緒 醫教3動作:把焦點放回自身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天災人禍頻傳,歷經0403花蓮大地震後,近期又傳出有知名藝人持有兒少性影像,負面新聞令人看得好心碎。肥胖專科醫師歐淑娟分享,當她察覺自己受負面新聞影響太多時,她會做3件事,包含:運動、減少使用網路時間、並轉移注意力,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
近期歐淑娟在臉書粉專「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發文分享個人心境:「最近接連有好多令人心碎的新聞,每天連上網路都會擔心又有什麼壞消息,不上網也會擔心自己錯過重大訊息,特意避開新聞連結、聳動標題不點閱,只查閱自己需要的資料。但即使只是使用朋友圈的訊息軟體,還是會看到各式分享的影片和截圖等,搞到都不知道要不要點開社群媒體。」
對此,歐淑娟表示,當她察覺自己受到負面新聞太多影響時,會做以下動作:
●減少使用網路的時間:既然負面影響來自網路,又不能完全不碰,那就減少接觸。即便使用,也應該提醒自己不要在上面耽擱太久。
●轉移注意力,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外在的繁雜資訊太吵了,就把專注力放回自身,靜下來。透過大自然的聲音或是悅耳的人聲、音樂等,都是很好的媒介。歐淑娟說,她個人會打開音樂軟體聽音樂,或追喜歡的劇,讓感覺沉入另一個世界。
●運動,重拾正能量:歐淑娟提到,她自己重拾能量的方式是睡覺、運動,這會讓自己覺得充飽電。也有朋友是「做手作」創作自己喜愛的作品,另外推薦「閱讀」也是非常不錯的方式。
雖然正能量聽起來有點「雞湯」,但每個人得到正能量的方式不同,只要能讓人覺得舒服、自在、心情轉換或昇華的事物都可以。
歐淑娟也祝願,希望災民早日康復、回到正常生活;受害者得以伸張冤苦,不必寬恕不值得饒恕的加害者。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享受每個平凡的日常。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