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寶林茶室案》5重症最新病況 王必勝:1人好轉、2人考慮換肝
〔記者羅國嘉/台北報導〕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截至4月1日累計31人受害,造成2死、5人在加護病房救治。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米酵菌酸無解毒劑,醫院目前評估可採用血漿置換術清毒,而5例加護病房病患中,有1人病情好轉,另外4人因肝臟損害嚴重,甚至有2人可能需進行換肝手術。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截至4月1日,「寶林茶室」受害民眾有31人,這些人是在3月19日至3月24日期間前往寶林用餐,大多數共通點都是吃了炒粿粉及滑蛋河粉。其中共有12人已檢出米酵菌酸陽性,住院病患中,有5人在加護病房救治,其中1人使用葉克膜,1人狀況好轉,其它4人則還在昏迷當中。
王必勝今(1)日接受POP Radio《POP撞新聞》主持人黃暐瀚專訪指出,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有5位仍在加護病房搶救中,其中1人恢復狀況較佳,有望可轉到一般病房;但其他4人都在昏迷中,且肝臟損害都嚴重,其中1人仍在使用葉克膜,而有2人可能考慮要換肝,在疾病程度上非常嚴重,除了醫療團隊盡力救治外,也希望國人能替他們祈福、度過難關。
王必勝提到,米酵菌酸目前沒有解毒劑,醫院僅能提供支持性療法,3月27日晚上專家會議中,醫療團隊討論照顧病患心得,認為血漿置換術是好選擇,類似洗腎一樣洗血,希望能排除毒素,而米酵菌酸每4天才會少掉一半,在體內會持續損害器官,想排除還需要一段時間。
至於為何民眾嚴重程度不一,王必勝推測,可能與民眾攝食量有關,有些人吃得多,有些人吃得少,另一種推測是粿條內的毒素可能分布不均,攝取量應還是最大因素,這也跟民眾身體狀況有關。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