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印度童星蘇哈尼病逝》女性罹皮肌炎機率高 兒童為好發族群之一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印度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中,飾演二女兒「芭碧塔」的印度童星蘇哈尼巴特納加(Suhani Bhatnagar),近日傳出罹患罕病「皮肌炎」不幸過世,得年19歲;而她的處女作也是她的告別作。皮肌炎的患者經常有皮膚紅疹與肌肉無力現象,可能的發病原因為「自體免疫缺失」。同時,合併腫瘤發生率高達20%,我國不少病人合併鼻咽癌。
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風濕免疫過敏科衛教資料解析:皮肌炎是一種以皮膚及肌肉發炎為主的慢性疾病,有時也會侵犯肺臟、心臟等器官。皮肌炎的患者有皮膚紅疹及肌肉無力的現象;造成皮肌炎的原因並不十分清楚,可能與自體免疫的缺失有關。據統計,女性得皮肌炎的機率是男性的兩倍,其中以兒童及40-60歲之成人為好發年齡層。
皮肌炎的患者會依病情的進展而出現不同的症狀:
1.皮膚:上眼皮有紫紅色皮疹及浮腫情形,前額、臉頰兩側、頸部及前胸皮膚亦有皮疹發生。
2.肌肉:軟弱無力,早期有爬樓梯困難,不能自椅中站起,無法梳頭,晚期則有無力抬頭、無法站立,吞嚥困難及呼吸困難等症狀。
3.肺部:肺臟之發炎及纖維化。
4.其他:有關節腫痛、手指皮膚變硬、雷諾氏現象、心臟衰竭、慢性咳嗽、噁心、嘔吐、便秘、腹瀉等症狀。
皮肌炎的病人比一般人得到惡性腫瘤的機率要高。根據國外大型研究指出:大約8%患者,合併惡性腫瘤。台灣則有不少病人合併鼻咽癌,所以合併腫瘤比率升高將近20%,真正原因則待進一步研究。
目前皮肌炎的治療目標以減緩疾病的發展及預防疾病關節的攣縮為主,一般的治療原則是:使用類固醇及其他免疫抑制劑,以控制皮膚及肌肉的發炎反應;或是血漿置換術,可能減慢疾病發展的速度。最後是復健運動,則可以減輕肌肉萎縮及關節攣縮的情形。自我照護則包含提供足夠營養之食物,且進食時須坐著並細嚼慢嚥;復健時以關節活動、等長運動,以及加重力運動為主。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