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科技男豪飲 突心肌梗塞倒地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一波波寒流來襲,全台急凍,各地傳出多起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個案,適逢尾牙春酒旺季,宴席難免小酌助興,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新竹科技業一名50歲游先生,尾牙聚餐時豪邁乾杯,喉嚨借過,喝到一半卻突然倒地不起,同桌友人見狀趕緊叫救護車,同時第一時間幫忙施予CPR急救。
游先生OHCA緊急送到東元綜合醫院救治,經心導管中心團隊即時在60分鐘內打通阻塞的血管,成功救回性命,住院觀察後平安出院,健康與家人團圓過年。
心臟內科主任張聖典醫師表示,該病人自述曾做過健康檢查,檢查報告紅字只有膽固醇偏高,沒有其他重大疾病,自認身體還算健康。但OHCA到院檢查發現三條血管都有阻塞,而且嚴重狹窄,分別是左前降支、左迴旋支和右冠狀動脈,這次主要打通的是左前降支,也是三條之中最重要的血管。
張聖典說,寒流來襲,連續低溫、陰雨綿綿和冷風刺激,會促使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讓心臟與血管的壓力增加,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引發心律不整或急性心肌梗塞,最近又剛好是尾牙旺季,宴席黃湯下肚、摸彩心情亢奮,酒精影響加上夜晚氣溫偏低,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
心肌梗塞的高危險因子有年齡(男性≧45歲;女性≧55歲)、家族史、吸菸、缺乏運動、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還有容易被忽視的「高膽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130 mg/dL或高密度脂蛋白<40mg/dL)。
張聖典指出,低密度膽固醇超標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因子,心臟科醫師會根據患者的風險來決定個人化控制目標。許多患者都知道要控制低密度膽固醇(LDL-C),但是往往看到抽血報告的低密度膽固醇數值降下來後,就擅自停藥,導致血中的膽固醇不穩定,治療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高血脂是慢性病,一旦中斷服藥,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很快就會回升,因為沒有明顯症狀,要抽血才知道,因此容易被忽視。低密度膽固醇回升後,會使血管變狹窄、阻塞,呼籲有三高的朋友要規律服藥、控制飲食、保持運動,讓血脂達到理想目標,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醫師也提醒心肌梗塞的徵兆,當出現不明原因左胸悶、頭暈、心悸、噁心、喘、呼吸困難,務必把握黃金搶救時間送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