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寒假作業老是一拖再拖 心理師教擺脫拖延症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過完春節,寒假接近尾聲,孩子寒假作業卻都沒有寫,很多家長會生氣,明明都有規畫寫作業時間,卻老是一拖再拖!臨床心理師張榮斌指出,孩子們缺乏計畫的能力,他們對未來有一些想法,卻不見得能夠去執行。所以別等他們無法兌現時才去責怪,可以提前去了解,他們對於自己的承諾有什麼打算?在必要的時候協助他們組織計劃;提前提醒承諾、關心對方的處境,更可能達成目標。
張榮斌在著作《又是在人間美好的一天》中分享,當我們要孩子寫作業時,孩子會因為當時的情緒來做決定。當他想放鬆時,他想要維持快樂的感覺,所以決定把寫作業往後擱置;當他擔心被責罵時,他會想要迴避衝突,所以答應會在之後寫作業。
他說,我們成人的生活也是如此,週末放鬆時,我們不喜歡談論工作;美食當前時,我們不喜歡想到減肥的事;談戀愛時,我們不喜歡談論以後養育孩子的方式與開銷,因為這些耗費心力的事物,會打斷此刻快樂的感覺!
3種拖延心理學
張榮斌表示,拖延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跟我們的心理因素息息相關。他也分享3種拖延心理學:
1.認為等待適合的時機才要開始行動。
張榮斌指出,我們常常會認為需要滿足一些條件後,才能開始著手行動。例如如果你想要運動減肥,不要等,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起身去動,一旦你開始動了,動力就來了,很快就會開啟一個運動與維持體態的正向循環。
2.自我設定一些障礙、完美主義。
張榮斌提到,許多人遲遲不敢動作的原因是,認為自己沒辦法達到「好」的標準,或者是「完美」的境界。我們的生活總是會接收到各種成功的資訊,甚至會有人用成功的案例來激勵我們向前進,這些資訊不小心就幫我們設下了一個高門檻。
「完成比完美重要!」張榮斌說,所有的修正都不是為了評價好壞,只是為了往更好的方向前進而已。另外,把原本的目標重新設定為小目標也是一種方式,例如120公斤的朋友可以設定先減到115公斤,壓力就會減輕一些。
3.預期自己會失敗。
張榮斌指出,許多人在面對自己沒把握的任務時,會預期自己的失敗,而有意無意間讓失敗變得合理!如果我們預期我們減肥會失敗,我們自然就不會花時間在這上面,或是找其他理由來掩蓋失敗。
「自證預言,談的便是這種現象!」張榮斌說,當事情發生之前,我們就下了定論,那事情就會往我們思考的方向前進。所以當我們設立了一個目標,就應該堅信自己會達成,就算遇到失敗,那也只是成功路上的一些顛簸而已。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