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有機會提早揪出「癌王」! 美新研究模型可多篩出3.5倍患者

2024/01/23 20:26

醫師表示,胰臟癌主要臨床癥候就是無痛性黃疸,由膽道結石引起的黃疸,通常伴有結石引起的絞痛和發燒等其他症狀,因此胰臟癌引起的黃疸通常無痛。(圖取自shutterstoc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胰臟癌為不易早期診斷、治癒的疾病,因此被稱「癌王」。前美國芝加哥榮民醫院心臓加䕶病房主任謝安民指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研究模型有望提早揪出胰臟癌!該研究將患有胰腺管癌及未罹癌者,利用數據分析製作模型,模型顯示出,相較於目前的篩檢方法,其能偵查3.5倍多的癌症患者,且在診斷前6-18個月就能預測,不過目前仍待前瞻性研究印證才能成立、使用。

胰臟癌發病率增加 預後存活率低

許多地區的胰臟癌發病率正增加中,謝安民在臉書專頁「謝醫師開講」發文指出,1990到2018年之間,法國男性胰臟癌的發病率以每年2.7%的速度增加,女性則增加更快(3.8%),更可怕的該癌症預後的5年存活率還不到10%。

針對容易罹患胰臟癌的危險因素,謝安民舉例,包括糖尿病、抽菸、肥胖、喝酒和遺傳等。其中有家族史的人罹癌機率是沒家族史的9倍。

藉由大數據製作模型 期望早期預測風險

因為胰臟癌存活率低,且不容易早期診斷和治癒的疾病,因此近期有團隊試圖開發模型,以期早期預測罹癌風險。謝安民解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領導的團隊試圖開發和驗證一個模型,期望幫助預測胰腺癌的風險。利用55家醫院聯合網路上,長達13年的電子健康記錄資料,使用87種數據點(包括年齡、性別、種族、身高等),來開發神經網路(PrismNN)和邏輯迴歸分析(PrismLR)。

謝安民進一步說明,該研究數據來自3萬5千多個患有胰腺管癌以及150萬未罹癌的對照組,希望經由龐大的數據分析,來發展並印證一個模型,幫助臨床醫生更早期預測胰腺癌的風險,讓醫師可集中使用核磁共振照相或內視鏡超音波,來定期篩檢高風險的人群,以求早期診斷出這個致命率高的癌症。

謝安民表示,麻省理工研究團隊的新方法,比目前所用的篩檢方法偵查到3.5倍多的癌症患者,而且是在診斷前6-18個月就能預測到,該神經網路的方法預測胰臟癌的敏感度(sensitivity)只有35.9%,但是特異性(specificity)卻高達95.3%。

不過麻省理工的研究,是回溯性研究所研發出來的演算法,謝安民指出,還需要經過前瞻性(prospective)研究的印證才能成立、使用。目前還是要用傳統的常見症狀來替警惕胰臟癌的可能性。

胰臟癌常見症狀

關於胰臟癌的常見症狀,謝安民表示,主要有肚痛、噁心、皮膚癢,或是突然得糖尿病(尤其是沒有糖尿病家族史,也沒有肥胖或糖代謝異常病史的人)。其主要的臨床癥候就是無痛性黃疸。其中膽道結石引起的黃疸,通常伴有結石引起的絞痛和發燒等其他症狀,因此胰臟癌引起的黃疸通常無痛。

謝安民補充,雖然麻省理工的研究目前還未能協助早期診斷胰臟癌,但對以後的相關研究很有幫助,文獻顯示有胰臟癌家族史或遺傳傾向的患者約佔所有病例的2%-10%。但是學者認為和胰臟癌有關係的基因,目前只知道10%左右,而這類研究不只有助早期診斷,而且可以幫助更了解胰臟癌的成因和病理。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