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為何埃及斑蚊快速傳播登革熱?國衛院:類「共用針頭」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今年本土登革熱再掀流行,全年累計已超過2.6萬例,國家衛生研究院以2015年高雄市大流行進行研究發現,同家戶內發病間隔高達85%少於3天,顛覆以往至少要10天以上的認知,經動物實驗證實埃及斑蚊可能透過類似「共用針頭」的方式快速傳播,可提供防治登革熱策略參考。
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俊宏表示,過去理論認為,蚊子叮咬帶病毒者後,需要在體內完成多次複製,再由中腸感染至唾腺,才能在叮咬下一個人時完成傳播,這個過程至少需要8天,發病間隔至少10天以上。
不過,陳俊宏指出,國衛院與高雄市衛生局合作分析2015年大流行疫情的發病時序,發現同家戶內的發病間隔有85%少於3天,進一步利用動物實驗證實埃及斑蚊叮咬被病毒感染的動物後,緊接著叮咬下一隻動物,蚊子口器上沾染的病毒,即可造成感染。
陳俊宏指出,這種過程類似愛滋病毒等共用針頭的傳染模式,蚊子的吸血口器成為被當作共用的污染針頭傳染登革熱病毒。
陳俊宏說明,埃及斑蚊是傳播登革熱病毒的主要媒介之一,主要棲息地分布在台南市及高雄市,偏好在室內環境活動,且完成一次完整的血餐過程中經常需要叮咬多人,這種叮咬多個宿主的行為,就有可能將病毒以「機械性傳播模式」感染下一個人,大大縮短病毒傳播時間,同時增加在人群中散播的機會。
國衛院也與加州大學、名古屋大學、清華大學、台灣大學等團隊建立數學模型分析,得出這種傳染模式十分驚人,可加速病例數推至最高峰的時間,並大幅增加感染人數,解釋了登革熱在社區內快速擴散造成大流行的可能原因。該研究已於今年8月發表於國際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子刊《電子生物醫學》(eBiomedicine)。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