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斷食沒有效果? 醫列4誤區:少量多餐反讓減肥失敗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千萬別覺得嚴格執行16個小時的斷食後,就可以吃蛋糕、麵包、冰淇淋等食物,這樣是不會減重成功的!初日診所院長宋晏仁表示,誤闖斷食誤區,容易讓減肥計畫失敗,如進食時間隨意吃,以及認為減肥不能吃太多,而使正餐份量不足,反倒少量多餐進食,在斷食時間肚子餓偷吃東西。此外,也可能因為求快的速效心態,無效飲食法,而讓斷食計畫失敗。
斷食法採控制胰島素原理
關於斷食法的原理,宋晏仁在臉書專頁「初日診所」與Youtube指出,其原理為斷食期間血糖與胰島素降低,當胰島素低到一個程度時,人體中的升糖素才有機會發揮作用,分解身上的脂肪作為能源,產生平衡血糖作用。
誤區1:進食隨意吃
首先斷食法最常見的誤區,就是以為在進食時間可肆無忌憚地大吃,宋晏仁提及,當胰島素居高不下的時間拉長,斷食的效果就越差。因此若想有效果,進食時應選擇不會造成胰島素大幅度飆升的食物,避免胰島素上升後,拖了很久還降不下來。
宋晏仁進一步舉例,若是不確定如何挑選進食時的食物,十分推薦參考211飲食比例法則,也就是2份蔬菜、1份全穀類,及1份蛋白質,這種組合的飲食法既簡單好記,又容易執行。
誤區2:正餐份量不足
許多人誤以為「減肥就要少吃」,而出現正餐沒吃飽,餐後幾小時就感到飢餓,以為偷吃一點不會影響太多;對此,宋晏仁提到,事實上會胖的人通常對食物非常敏感,多屬胰島素一上升的族群,因為當下一餐時間還沒到,就偷吃東西,會是斷食成功的阻礙。
宋晏仁直言,少量多餐反而容易變成減肥失敗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議好好將正餐用211的比例吃飽,掌握「吃飽不吃撐」原則,使飽足感可以延續至下一餐,幫助胰島素更加穩定。
誤區3:無效飲食法卻堅持苦撐
同樣的食物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效應,而減肥方式也具相同道理。宋晏仁提醒,若實行某種飲食法或斷食法一段時間後,看不到效果時,那麼該方法可能就不適合。因此需適時調整,切勿埋頭苦撐;若不知道適合何種方法時,也可尋找專業醫師或營養師諮詢,藉由科學方法找到個人問題所在。
誤區4:求快的速效心態
有些人在網路上看到,或是受到朋友推薦某個飲食法或斷食法時,就心血來潮地試試,但撐不了幾天就又放棄。宋晏仁強調,這樣有一搭又沒一搭的斷食法是絕對不會有效果的!應安排好階段性計畫,並循序漸進開始進行,並認識六大類食物,了解不同食物所屬的類別(澱粉、拜蛋白質、蔬菜等),執行過程中就可正確地辨認,並組合出合適的211飲食比例。
此外,宋晏仁也指出,應辨別出何謂正確的食物,了解並不是任一種食物都適合在斷食法中食用,很多號稱是「食物」的食品,其實是人造食品,內含的有害成分可能比營養素多。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