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沒生過小孩、剖腹產也會漏尿? 醫破解女性尿失禁迷思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別以為只有自然產的媽媽會有漏尿困擾!童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呂謹亨指出,懷孕後女性骨盆底肌鬆弛,不論是自然產或是剖腹產的媽媽們皆可能有漏尿的問題,且這類多屬應力性尿失禁;另,年輕女性則是可能因頻尿、急尿、夜尿等,而出現急迫性尿失禁等問題。
呂謹亨在臉書粉專「護國小鳥醫師 - 泌尿科呂謹亨醫師」發文分享,近期門診中接連遇到2位漏尿的女病人,其中一位3寶媽媽不解的詢問為何3胎都是剖腹產,還會一笑就漏尿;另一位妙齡女孩則是哭喪著臉問:「我又沒結婚生小孩,怎麼也會失禁?」
對此,呂謹亨說明,女性尿失禁有很多種,其中生產過的媽媽多屬應力性尿失禁,特點為一用力,甚至只是大笑就會漏尿;至於沒懷孕的女性多與膀胱過動症的急迫性尿失禁有關,特點是經常想上廁所,而且多為憋不住的問題。
迷思1:剖腹產就不會漏尿?
許多人皆以為只有自然產才會有漏尿問題,對此,呂謹亨表示,懷孕本身會導致骨盆底肌(提肛肌、恥骨陰道肌、尿道括約肌)和產道的鬆弛,並非是自然產所害,剖腹產也會出現問題。
針對骨盆底肌鬆弛的問題,呂謹亨進一步說,隨著胎兒在胎中成長,骨盆底肌就像是彈力網般,支撐著寶寶及羊水重量,加上懷孕後期分泌的弛緩素,為寶寶誕生做準備,使得骨盆底肌長期拉扯下漸漸鬆弛、彈性疲乏,導致產後難以恢復,甚至出現漏尿的狀況。
迷思2:年輕女性不會漏尿?
至於年輕或沒有懷孕的女性漏尿,呂謹亨指出,這類型的女性經檢查後,多被診斷為膀胱過動症,出現頻尿、急尿、夜尿與急迫性尿失禁等問題。此外,據統計顯示,30歲以上民眾,平均約5至6人就有1人罹病,且隨著年齡增長有明顯上升趨勢,但真正就醫者不到6成,而繼續耐心接受治療的人也不到4分之1。
找到病因 治療漏尿困擾
呂謹亨提醒,有漏尿困擾的人,一定要就醫。其中治療應力性尿失禁上,這類患者無法以吃藥治療,通常在輕到中度病患中,會使用凱格爾運動和電刺激改善,重建骨盆底肌肉支撐度和強度;若症狀較嚴重,則必須考慮手術、電刺激治療。除此之外,近期的非侵入式高強度聚焦電磁波,可利用電磁遠端效應,來針對骨盆底肌作用,不必脫褲子就可治療。
至於膀胱過動症,呂謹亨提及,只要白天上廁所次數超過8次,睡覺時起床上廁所超過1次,即屬頻尿,建議及早就醫,給予適當藥物,配合凱格爾骨盆底肌肉運動、膀胱訓練等行為治療,並改變飲食習慣,減少茶、咖啡和可樂等刺激性飲料,就能擺脫困擾。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