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男大夜班常吃高熱量食物 重度脂肪肝上身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平日大夜班工作的29歲男子,因肝指數偏高,到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就診,醫師為他做超音波檢查,赫見有嚴重脂肪肝,問診得知該男上大夜班、三餐不正常,半夜常吃油炸高熱量食物,因他體型不算肥胖,醫師請他調整作息、少吃高熱量食物,逐步減重有助緩解脂肪肝。
我國成人過重比率近5成 恐造成多種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指肥胖症是1種慢性疾病,成醫胃腸肝膽科醫師李俊德說,到2016年全球肥胖人數已接近1975年的3倍之多;台灣18歲以上成人體重過重比率也高達47.9%。肥胖症患者易發生許多身體上問題,包括腦部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胃食道逆流、睡眠呼吸中止症、退化性關節炎、抑鬱症或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等;13種癌症也跟肥胖有關。
「想要獲得健康,減重是必要手段」。李俊德表示,目前一般減重有兩種方法:
1是藥物:像是俗稱排油的藥物、口服腸泌素,或近期熱議的減重筆,各種藥物可透過不同機轉來達成體重控制,但藥物也會帶來不同的副作用,如排出油屁或噁心嘔吐感,需要注意。
2是減重手術:目的縮小胃的容積以減少食量,或縮短食物停留在腸胃道的時間以減少養分吸收,如腹腔鏡胃繞道手術、胃袖狀切除手術等。美國糖尿病學會及糖尿病手術高峰會議於2017年及2018年共識會議中,建議可用減重手術治療部分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及應將手術納入糖尿病治療流程中。
減重方式多元 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此外,近年來因內視鏡技術進步,李俊德說出現第3種的內視鏡減重與代謝療法,1有內視鏡胃內水球置放術,在胃內置放水球從一開始的半年取出,到目前已可置放胃內長達1年,放水球減少胃空間,有研究說減重效果可達體重的10~15%;第2是內視鏡袖狀胃整形術,經由胃鏡做袖狀胃整形術,從胃內縫合、縮小胃部,減少食量及延緩胃排空,不會有傷口,無須擔心縫合接口癒合不佳致腸胃道滲漏,據研究,2年可減少約18~20%體重。
李醫師強調,減重方式有很多種,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方式,所有減重方法都脫離不了最基本「飲食與生活型態改變」,如健康、地中海飲食、營養均衡,定時規律運動,瘦的健康很重要,可與醫師諮詢討論最適合自己的減重法,而減重最好循序漸進,不要求快速減肥,1週減0.5到1公斤;1月減2至4公斤為宜,不要讓自己在反覆減重與復胖輪迴中變成鬆垮的泡芙人。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