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秋季保養3要點 中醫:心情低弱應疏肝、補虛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秋天氣候變化大,不僅情緒上容易煩躁不安,也會讓皮膚乾燥及提升感冒。澄杏中醫診所院長李琪表示,秋天對應的臟腑是「肺」,此時呼吸道等疾病都與肺有關,建議初期透過中醫治療效果很好;另,想預防皮膚乾燥,建議別吃太多乾、硬、脆的食物,讓肌膚穩定渡秋;心情低落則治療時會根據個人體質給予疏肝、補虛的中藥。
李琪在臉書專頁「李琪 中醫師」發文指出,秋天對應的臟腑是「肺」,凡是氣喘、呼吸道感染、大小感冒、過敏性鼻炎等都與肺有關,所以秋天正是這些疾病容易出現、加重的季節。新冠肺炎方興未艾,流感、諾羅病毒又來勢洶洶,提醒大家一定要勤洗手,有了症狀就要及時就醫。這些與「肺」相關的過敏和傳染疾病,若能在初期就用中藥治療,效果通常很不錯。
李琪表示,肺對應的體表組織是「皮毛」,但嬌嫩的肺容易因為火氣而變燥,使皮膚也跟著乾燥、脫皮、過敏,除了要加強外在保濕,也要降低體內火氣才能根本解決皮膚問題。此外,體內火氣來源有3種,包含晚睡或睡不好、壓力以及食物。所以入秋後要早點睡覺,適時紓壓,別吃太多乾乾硬硬脆脆的食物(像是零食、炸物),讓肌膚穩定渡秋。
至於情緒方面,李琪提醒,肺對應的情緒是「悲傷」,所以情緒比較敏感的人在秋天會容易感到低落,女性在月經前1週會特別有感,甚至常覺得莫名想哭。低落的情緒在中醫來講與肝臟、體虛有關,治療時會依據個人體質給予疏肝、補虛的中藥,特別是經前因為荷爾蒙變化所引起的情緒風暴,會有相當程度的幫助。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