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水產加工食品添加「磷酸鹽」? 食藥署:均衡飲食免驚!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您曾聽過水產加工食品中含有「磷酸鹽」嗎?吃下對身體會不會有危害?對此,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宋文杰,為大家解開疑惑。他指出,磷酸鹽依法不可添加於生鮮水產品中,常見添加在加工魚丸,在符合限量標準及均衡飲食情況下,無需過度擔憂。
磷酸鹽不可添加於生鮮水產
宋文杰指出,磷酸鹽類為食品添加物,具有保水、調整pH值的效果,可讓食品的質地變好,常用於品質改良、釀造及食品製造用劑,可使用於各類食品,且訂有添加量上限,像是添加在加工魚丸中,可使口感更Q彈。需注意的是,依據台灣法規,不可添加於生鮮水產品中。
均衡飲食 幫助「分散風險」
吃下添加磷酸鹽的加工食品,對人體會有影響嗎?宋文杰說明,在符合限量標準及均衡飲食情況下,無需過度擔憂,但若是攝取過量的磷,可能會影響鈣質的吸收。然而,磷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物質之一,許多食材例如乳品、生鮮水產,都可能含有天然的磷酸鹽。
因此,他建議,日常生活飲食應抱持「分散風險」原則,飲食須均衡、多吃不同來源的食物,避免長期偏食、只吃加工食品,就可降低磷酸鹽攝取過量可能。另外,嬰幼兒與孩童的磷酸鹽每日可接受攝取量較低,更需留意均衡飲食原則,減少食用加工食品。
食藥署叮嚀,適度食用加工食品,無需過於擔心磷酸鹽的危害。購買生鮮水產食品時,應謹記挑選原則,除了以外觀辨識是否正常外,並應挑選有信譽的品牌及避免購買來路不明的產品。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