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醫院量血壓高未必是白袍症候群 一「壞習慣」血壓飆升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有一名20歲患有病態性肥胖的男性,在決定是否開刀的追蹤期回診時,帶來的血壓記錄表都是130-140mmHg之間,但到現場量卻高達190-200mmHg。經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觀察及詢問下,發現病人會在就診前抽菸,這也導致血壓容易過高。
在醫院量血壓較高 多因2大原因導致
陳榮堅在臉書專頁「外科陳榮堅醫師——不藏私的漸健美園地」發文分享,該名患者在家量測血壓正常,到醫院卻飆高,病人表示,應該是白袍症候群,看到醫師血壓就高。結果有次回診時,發現患者身上有淡淡的菸味,才知道為什麼每次在醫院量血壓都會比較高。
他也提及,該名病人本身血糖值較高,衛教時,就有提醒不要抽菸,因此病人每次都會等菸味散了再看診;再了解患者的情形後,待2個小時後再量血壓,血壓值就回復到正常值。
陳榮堅也說明,有些病人在醫院會血壓升高,可能是沒有適度休息,或是白袍症候群,也就是看到醫師會感到緊張,導致血壓變得比較高:
●沒有適度的休息:建議到門診時,先深呼吸,然後坐著休息5到10分鐘後,再監測血壓。
●白袍症候群:有些人看到白袍會感到緊張、焦慮,進而使得測量血壓時,血壓較高,也就是白袍高血壓。
血壓過高使得血管粥狀硬化 容易引發中風
有關菸品與血壓的關係,國民健康署引述美國心臟協會表明,菸品中的尼古丁會使心率、血壓飆升,以及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此,陳榮堅也提及,菸品確實會讓血壓量起來較高,所以該患者在2個小時後測量,血壓就回復到正常值。
關於控制血壓的重要性,陳榮堅表示,其實並不是血壓本身可怕,而是血管本來是有彈性的,若是血壓一直維持很高時,會導致血管壁增生,而出現粥狀硬化。他說,當血管變硬,遇到緊急狀況時,血管沒有伸縮的能力,容易直接破裂,進而引發中風,甚至是猝死的可能。
對此,國健署提醒,約有4至7成國人不知道自己三高檢查數值已有異常,加上初期較無明顯不適症狀,因此建議民眾定期健康檢查,藉由量測血壓、抽血檢驗血糖、血脂,積極掌握三高數值,養成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戒除菸、檳、酒的習慣,遠離三高威脅。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