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心導管術後需常規心電圖檢查? 研究:追蹤「以症狀為主」

2023/07/30 23:25

心導管手術之後的追蹤「以症狀為主」,若無症狀者,不一定要做常規的運動心電圖檢查;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心臟放支架後若無症狀,需要做常規運動心電圖檢查嗎?對此,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表示不一定,並分享研究顯示,儘管是高危險群患者,做完心導管手術後,接受常規的運動心電圖、壓力負荷超音波、核子醫學掃描,對臨床結果都不會有幫忙。專家建議,心導管術後須好好服藥、飲食、運動,若無症狀者,可不做常規的運動心電圖檢查。

劉中平在臉書粉專「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發文表示,根據2023年6月美國心臟學院刊登評論顯示,目前美國醫學界對於心導管手術後是否需要做運動心電圖追蹤,沒有很一致的看法,而美國心臟學會的治療指引也並沒有針對這方面做出建議。作者Truesdell引用了2022年發表在世界權威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告。

報告中,韓國心臟科醫師針對接受心導管手術患者,挑選出特別高危險族群,進行追蹤研究。結果顯示,不論是冠狀動脈的結構,或是臨床症狀特別危險的患者,心導管手術後接受常規的運動心電圖、壓力負荷超音波、核子醫學掃描,對病患的臨床結果「都不會有幫忙」。

Truesdell是美國聲譽卓著的心導管手術醫師,同時也是美國心臟學院院士,他指出,根據研究顯示,心導管治療之後,常規接受心臟功能測試,對心肌梗塞、住院率及死亡都不會有幫助;另外,接受運動心電圖或是心臟核子醫學掃描的患者,會有近2倍的比例需接受再一次的心導管手術治療,然而這樣對後續的心臟安全性並沒有幫助。

美國心臟學院專家建議,心導管手術後應該加強飲食和運動的調整、好好服藥,以及針對心臟症狀追蹤,但是對於無症狀的患者,可以不用做常規的運動心電圖檢查。劉中平說,心導管手術之後的追蹤「以症狀為主」,仍需遵從醫師建議。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