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注意!厭食、月經量增加 專家提醒也是登革熱可能症狀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國內登革熱疫情持續,除了原本以台南市群聚疫情發展的登革病毒第一型外,高雄市鳳山區新增的職場群聚也檢出登革病毒第二型,成大醫院副院長、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南區指揮官柯文謙表示,不同型別交互感染恐增加重症風險,提醒民眾注意噁心、厭食等也是登革熱可能症狀,牙齦或腸胃道出血、女性月經量增加更是要小心的警示症狀,而老年人通常症狀較不典型,必須提高警覺。
柯文謙指出,被帶有登革病毒的蚊子叮咬後,潛伏期約4至7天,之後進入高燒畏寒的「發燒期」,慢慢出現前驅症狀,包含骨頭痛、關節痛、肌肉痠痛、頭痛、眼窩後痛等,部分也有脫水、腹部不適、腹痛、噁心/嘔吐、厭食、腹瀉等情形,通常發燒3天,皮疹會逐漸見於胸腹、軀幹、四肢、手掌,並持續4至5天。
經過7天進入「危險期」,一般人約1至2天,但高齡或免疫低下族群可能拉長到1週,甚至發生出血或休克,需要加護病房照護,只要撐過這段期間,將進入「恢復期」,燒退、疹子消失,但少部分會出現倦怠等症狀。
柯文謙說明,登革熱有症狀比例約25%,因此當出現1名有症狀者,可能代表有3名無症狀的病毒帶原者,這些人在社區中活動,對於防治造成挑戰。在有症狀者中,約20%病況達到輕中度、5%或更低屬於重症。
柯文謙提到,登革熱警示徵象包含腹部疼痛及壓痛、持續性嘔吐、體液蓄積(腹水、胸水…)、嗜睡/躁動不安、肝臟腫大超出肋骨下緣2公分、血容比增加與血小板急速下降,還有黏膜出血,例如牙齦或腸胃道出血、女性月經量增加。他並補充,有些個案會厭食、體重下降。
若從警示族群來看,柯文謙說明,包含糖尿病、腎衰竭、慢性溶血疾病、肥胖、孕婦、嬰兒、老人、特定社經情況如獨居或偏遠地區等,要注意重症風險。重症可能會有嚴重血漿滲漏導致休克、體液蓄積、呼吸窘迫,以及嚴重出血、嚴重器官損傷等。
柯文謙也補充,回顧2015年台南市登革熱流行經驗,相較於年輕人,年長者較少出現典型的發燒、肌肉痛、頭痛、關節骨頭痛、後眼窩痛、紅疹等症狀,反而以警示或危急的體液蓄積、血小板減少、腸道出血、呼吸窘迫、意識改變較常見。
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強調,全台都有登革熱病媒蚊「白線斑蚊」,各縣市民眾都可能得到登革熱,不可掉以輕心。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