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9成胃癌是幽門螺旋桿菌所致 醫:趁早除菌可降5成發生率

2023/07/03 13:12

醫師表示,幽門桿菌會損害胃部黏膜,造成胃發炎,甚至胃癌,所以趁早除菌可降癌症發生率、減少被傷害的時間與範圍;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醫師表示,幽門桿菌會損害胃部黏膜,造成胃發炎,甚至胃癌,所以趁早除菌可降癌症發生率、減少被傷害的時間與範圍;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據國健署統計,胃癌在台灣癌症死因中排行第8,其中有9成是幽門螺旋桿菌造成,且20歲以上成年人幽門桿菌盛行率為3成。胃腸肝膽科專科醫師吳宗勤表示,幽門桿菌會損害胃部黏膜,造成胃發炎,甚至胃癌,趁早除菌可降癌症發生率、減少被傷害的時間與範圍。另,也提醒民眾,若有腸胃不適症狀或為胃癌高危險群,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吳宗勤在臉書專頁「腹內的日常 吳宗勤醫師」發文指出,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把幽門螺旋桿菌列為第一類的致癌物,所以在肝膽腸胃科的診間,絕大多數醫師都會建議一定要根除幽門螺旋桿菌。而幽門螺旋桿菌在台灣早期公共衛生不受重視的狀況下,曾經有統計超過5成的病人身體裡有感染,但在近來的統計,受感染的病人已經降到3成以下。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把幽門螺旋桿菌列為第一類的致癌物。(圖取自freepik)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把幽門螺旋桿菌列為第一類的致癌物。(圖取自freepik)

吃完抗生素後約1個月再驗為佳

吳宗勤表示,幽門螺旋桿菌是經由糞口傳染,也就是和腸胃炎一樣的傳染方式,重點是它又很耐命,常常需要同時使用好幾種抗生素才能殺光,所以殺菌需要病人百分百的配合,一個不小心,就會殺菌失敗。

吳宗勤說,過往傳統的殺菌方式大概只有6成,新型的四合一殺菌方式則超過8成,某些統計甚至到9成,殺菌後的檢驗也很重要,診間病人殺菌後很著急要求馬上檢驗,但殺菌後馬上驗,很容易會出現偽陰性,在吃完抗生素後約1個月再驗才是比較客觀的時間,畢竟求的不是紙本上的陰性,而是病人身體裡確實殺完這隻細菌。

趁早除菌可減少被傷害的時間與範圍

為什麼說越早殺越好呢?吳宗勤解釋,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損害的胃部黏膜其實恢復得很慢,甚至出現萎縮性胃炎與腸化生後就很難逆轉,趁早根除可減少被傷害的時間與範圍,根據統計,殺菌成功後,跟不殺菌的病人比較起來,可減少超過50%胃癌發生率,所以在治未病的觀念中,越早殺菌,殺菌成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吳宗勤提醒,除了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生活習慣也是對於預防胃癌很重要,像是避免不潔的食物與飲水、飯前便後要洗手;少吃煙燻、醃漬食物,少食用過辣或過刺激的食物;戒菸、酒、檳榔;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每日建議食用3份蔬菜與2份水果;及時檢查及早就醫。

吳宗勤呼籲,若有腸胃不適症狀(如長期胃痛、胃脹、消化不良、食慾差等)應及早就醫,若為胃癌高危險群的民眾(如有家族史或其他胃部疾病者),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檢測,感染者須接受除菌治療並應定期檢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