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尿失禁分5類! 醫:養成少量多次喝水好習慣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尿失禁不僅會影響生活品質,也會影響到患者的自信心。維尚泌尿科診所院長白彝維表示,尿失禁可分為功能性、壓力性、急迫性、滿溢性、混合性等5種,若想改善尿失禁問題,建議可少量多次的喝水,睡前要盡可能排空或養成固定時間排空的好習慣。
白彝維在臉書粉專「維尚泌尿科診所」與網站發文指出,尿液在非自主控制下排出的問題,這樣的尿液非自主排除會給當事人很多生活上的困擾。正常情況下,尿道括約肌可以對抗腹壓增強而不滲漏,但是在特定條件、情況下出現了問題。下列為5種尿失禁原因:
1.功能性:多發生於年長者,主要原因次因為器官隨著年齡增長,尿道和膀胱的肌肉功能會慢慢變得鬆弛,導致尿液會在非自主情況下,不預期排出。
2.壓力性:這是大家比較常見,且會注意到的尿失禁類型,通常起源於瞬間的身體使力,好比因為咳嗽、打噴嚏、狂笑,或是一些體能運動、肌肉伸展活動時。這樣的情況還是起源於骨盆底肌肉和尿道攣縮肌功能性降低的原因。
3.急迫性:最能代表的情況就是,突然有強烈的尿意感,在前往廁所前非意願的排尿,展現出一種來不及卻尿出的情況。
4.滿溢性:膀胱已經脹滿的情況下,但身體不自覺、沒有意識到而尿出,通常是神經傳導上出現了問題。
5.混合性:也有上述情況2種一起併發的情況。
白彝維表示,由於尿失禁是一種難以啟齒的困擾,因此很多人拒絕就醫諮詢。最好的方法就是趕緊找一位自己信賴的醫師,精準找出正確的原因加以治療。並非所有的尿失禁都是長久性的,亦有因為短期服藥、飲食食物造成的原因,因此辨明正確的情況,找到正確的治療方案才是最理想的。
白彝維提醒,因為肌肉控制力道不足的類型,如應力性及急迫性的患者,可跟醫師討論過後,做凱格爾運動增加肌肉張力,可有效改善問題發生機率。另,規劃廁所動線,減少前往時的障礙物,可減少路程距離或透過定時性排尿,都是可改善尷尬情況的理想方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