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痔瘡有「這感覺」恐是合併肛裂! 醫:坐浴溫水助修復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久站、久坐及不良的排便習慣,都可能長痔瘡,但痔瘡種類有很多,其中,最常被提到的就是血栓痔。對此,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解釋,血栓痔是因肛門局部血管老化,通過血管的血流速度會變慢,加上血液有黏滯性,形成血塊塞住血管所致。但若出現傷口痛感,就可能合併肛裂,要特別留意。建議用坐浴溫水來保養,能舒緩緊繃的括約肌、且增加局部循環,幫助修復。
鍾雲霓於臉書粉專「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發文指出,有患者詢問,明明痔瘡已經結束,但上大號時,仍感覺肛門裡痛痛的,上完就比較好,但有時上完大號後,會有灼熱感;有時感覺又好像大不乾淨,裡面有異物的感覺。
對此,鍾雲霓提到,肛門會腫痛的痔瘡,多半是「血栓痔」,是因肛門局部血管老化,通過血管的血流速度會變慢,加上血液有黏滯性,形成血塊塞住血管所致。當痔瘡組織內纏繞的血管塞滿一塊塊的血塊時,便會帶來充血、腫脹及疼痛的症狀,是因一團受阻礙的血管團,所以灼熱、腫痛,甚至腫著像個假大便頭卡門,都是有可能發生的狀況。
鍾雲霓提醒,若有傷口痛感,可能合併肛裂,當血栓痔瘡內外腫起來,造成肛門內部黏膜表面張力不均,便產生容易反覆撕扯裂傷的弱點,肛門的裂傷就此發生。
坐浴溫水 能防痔瘡
鍾雲霓表示,肛門內有發作的痔瘡或傷口,會刺激周邊的括約肌緊縮。本來這個繃緊肌肉的動作,是為了自我保護、減少糞便經過時,直接衝擊的力道,但緊繃的括約肌,也常讓患者有排便困難及困擾。
這時,鍾雲霓建議,不管血栓痔或肛裂,都可先用坐浴溫水來保養,因溫水坐浴,能舒緩緊繃的括約肌、且增加局部循環,幫助修復。而一般坐浴的標準方法是,每天排便後和洗澡後,準備1盆比體溫高一點的熱水,坐入浸泡肛門15分鐘;也可以在浴缸中泡下半身15分鐘;每天泡盆2至3次。
但鍾雲霓提醒,水溫只要舒適比體溫高就好,不是越高越好。若無浴缸或臉盆,也可在沐浴後,用免治馬桶或蓮蓬頭的溫熱水,沖肛門周邊2至3分鐘做替代,一日1至4次,1至2週內就能見到舒緩效果。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