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長新冠發生率至少10%以上 研究:後遺症分9大類

2023/06/22 15:37

長新冠後遺症發生率至少10%以上,全球約6500萬人有長新冠,且人數持續增加中;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還在被長新冠所擾嗎?耳鼻喉科診所醫師曾家承分享,最新研究顯示,長新冠後遺症發生率至少10%以上,且可能出現的傷害至今仍難以估算,不只是呼吸腸胃系統,而是身體多器官的損害,包含心、肝、脾、肺、腎、胰臟,以及免疫、血管、腸胃道、生殖、神經系統,有些症狀可持續數年,甚至終生,尤其是神經學症狀、心肺功能受損。

曾家承在臉書粉專「書米蟲的啃食日記」發文指出,根據《Nature reviews》最新回顧文章出現在10%以上的感染患者,世界上至少6500萬人有長新冠,且人數持續增加中,可能會有、但不一定同時出現在同一個案身上的多器官損害如下:

長新冠 損害多項器官

●心臟:表現如胸痛、心悸,可能有心臟功能受損、心肌發炎、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POTS)。

●肺臟:表現如咳嗽、呼吸困難,可能有不正常氣體交換。

●胰臟:可能有糖尿病、胰臟功能受損。

●免疫系統:可能有自體免疫疾病、肥大細胞活化症候群(MCAS)。

●腸胃道:表現如腹痛、噁心,可能是腸內菌失衡,或病毒持續存在腸胃道、病毒儲藏地。

●神經系統:表現如認知功能受損(腦霧)、疲累、睡眠失調、記憶力喪失、耳鳴。可能有自律神經失調、慢性疲勞症候群或肌痛性腦脊髓炎(CFS/ME)、神經發炎、腦部血灌流降低、小纖維神經病變。

●腎、脾、肝:可能有器官傷害。

●血管:表現如疲倦,可能有凝血功能障礙、深層靜脈栓塞、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小血管病變、微小栓塞、肺栓塞、中風。

●生殖系統:表現如勃起障礙、經前症候群嚴重度及發作次數增加、月經不規律,恐減少精子數量。

對心臟損害表現如胸痛、心悸,可能有心臟功能受損、心肌發炎、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新冠肺炎 增加疾病風險

●初次感染(後一年):肺栓塞、心臟驟停(猝死)、心衰竭、死亡率、中風、糖尿病風險上升。

●長新冠:慢性疲勞症候群/肌痛性腦脊髓炎(CFS/ME) 、自律神經失調風險上升。

●重複感染(後六個月):肺方面、血液凝血方面、心血管方面、神經方面、疲勞、死亡風險上升。

曾家承說,研究顯示,長新冠後遺症目前發現5種可能機轉,包括免疫失調、腸內菌失衡、誘發自體免疫、血栓及內皮細胞異常、失能的神經傳導。而長新冠症狀何時開始因人及症狀種類而異,例如神經學症狀一般在感染數週至數月後才開始;且不同於呼吸腸胃,神經症狀常隨時間加劇;骨頭、關節、頸背耳疼痛、感覺異常、掉髮、視力模糊、下肢腫脹,感染後一年比後2個月還常見;嗅覺異常則平均感染後3個月發生,是少數會隨時間改善的神經學症狀。

曾家承表示,可惜的是長新冠只有少數會好,有85%長新冠患者感染一年後仍有症狀,且目前無標準的長新冠診斷與治療方法,傳統的檢查結果很可能都是正常。而關於疫苗是否可以預防長新冠?有一研究顯示無效;另一些顯示有部分保護力(15-41%)。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